[发明专利]冰箱及其风门驱动逻辑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518.X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霖;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及其 风门 驱动 逻辑 控制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冰箱上的风门驱动逻辑控 制装置、风门驱动控制系统、风门驱动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系统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等制冷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风 冷冰箱利用空气进行制冷,高温空气流经内置的蒸发器(与冰箱内壁分开)时,由于 空气温度高、蒸发器温度低,两者直接发生热交换,空气的温度就会降低。同时,冷 气被吹入冰箱。风冷冰箱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循环方式,来降低冰箱的温度。由于风 冷冰箱具有不结霜,冷冻均匀等优点,因此风冷冰箱获得了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风冷冰箱制造成本较高,使其成为风冷冰箱逐渐普及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冰箱上的风门驱动逻辑控制装置, 该装置生产成本较低且可靠性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冰箱上的 风门驱动控制系统。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风门驱动控制系统的冰箱。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冰箱的风门驱动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冰箱的风门驱动逻辑控制 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端,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端,用于输出第二控制 信号;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相连,用于根据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电机的第一组线圈并控制所述第一组线圈的电流方向,其中,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门的开通和/或关闭;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 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电机的第二组线圈 并控制所述第二组线圈的电流方向以使所述第二组线圈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一组线圈 的电流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组线圈和所述第二组线圈相互正交;使能端,用于 输出使能信号;以及使能模块,所述使能模块与所述使能端、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 述第二驱动模块分别相连,用于在所述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 第二驱动模块上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风门驱动逻辑控制装置,通过直接向电机定子上两个 线圈分别施加不同方向电流实现对电机转子转动的控制。所述的风门驱动逻辑控制装 置是通过采用分立元器件搭建的驱动逻辑控制电路实现对冰箱的风门的控制,从而大 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还可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使能端输出的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时,该使能模块对 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上电。
其中,使能模块包括:第一电阻,该电阻的一端与使能端相连;第二电阻,该电 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且上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该 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上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 接地,集电极分别与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三电阻,该电阻的一端与第一 控制端相连;第四电阻,该电阻的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五 电阻,该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控制端相连;第六电阻,该电阻的一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 端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该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上述第 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该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第四三极管,该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五三极 管,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六三极管,该三极管 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 连,基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此外,上述第一组线圈的一端与第八电阻相连,另 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由此,第一驱动模块通过采用成本较低的器件实现了驱动所述电机第一组线圈的 功能,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窑结圈快速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转向四向电动叉车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