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3461.1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苟仲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仲武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29/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黄启行;方晓明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利用 炉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将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炉灶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与节能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在餐饮行业,能量浪费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餐饮行业的厨房中,需要安置用于加热食品的炉灶,通常需要产生至少高于80度的高温,对食品进行加热,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燃烧加热的方法来产生所需高温。而对于厨房中的工作空间,由于不能让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又需要进行降温处理。现有技术中的降温处理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
一种方法是安装大功率的抽风机,一方面将厨房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另一方面从室外抽进较冷的空气。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将油烟空气排放到室外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保;另外,从外面抽进空气往往无法避免有尘土、颗粒,这些尘土、颗粒会使厨房内的食品卫生质量下降。
另一方法是安装制冷空调。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额外的能源消耗将给餐饮行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用以提供一种炉灶,在加热的同时,还可以回收利用散发到工作空间的余热,对工作空间予以降温,并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包括:高温需求空间、工作空间、通风管道和炉灶装置;
所述通风管道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工作空间中;
所述炉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冷凝器和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中的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用于对所述高温需求空间加热;
所述工作空间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相邻,以及所述工作空间的空气吸收所述高温需求空间散发的热量而变热;
所述通风管道中设置有风机,用于使所述工作空间中的空气从所述进口进入,经所述通风管道后从所述出口出来;
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从所述通风管道中流过的空气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炉灶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用于检测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比。
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介质为空气;
或者,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介质为水,以及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水吸收热量后成为蒸汽,将热量输出;
或者,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介质为油。
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置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加热装置,用于对高温需求空间进行加温。
所述炉灶装置还包括:压缩机、节流阀、制冷剂循环管道;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制冷剂循环管道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制冷剂的循环通道;
所述压缩机用于对所述制冷剂加压,使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后进入所述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具体用于冷凝液化所述制冷剂,使所述制冷剂成为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释放的热量释放到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
所述节流阀用于对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使所述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液体;
所述蒸发器具体用于吸收从所述通风管道中流过的空气的热量,蒸发气化从所述节流阀流出的制冷剂,使所述制冷剂成为气体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包括:高温需求空间、工作空间、通风管道、水池和炉灶装置;
所述通风管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通风管道的出口设置于所述水池中的水里;所述水池的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工作空间中;
所述炉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冷凝器和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中的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用于对所述高温需求空间加热;
所述工作空间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相邻,以及所述工作空间的空气吸收所述高温需求空间散发的热量而变热;
所述通风管道中设置有风机,用于使所述工作空间中的空气从所述进口进入,从所述出口出来后,进入到所述水池中的水里;
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水池中水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炉灶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用于检测所述高温需求空间中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比。
进一步,所述炉灶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仲武,未经苟仲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堆
- 下一篇:一种LED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