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高温崩溃侧的建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2363.6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潘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诚平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H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温 崩溃 建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在高温状态下,朝高温崩溃侧的方向倾倒的具有一高温崩溃侧的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地提升以及都会人口持续的成长,发展高层建筑大楼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趋势,目前高层建筑大楼的主结构多采用钢结构设计,钢结构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大、重量轻、省工时以及品质稳定等多项优点,而其最大的缺点在于耐热性差。一旦高层建筑物发生大火或是遭受到恐怖爆炸攻击,不但消防车无法灌救,建筑物内部的钢结构也很容易因为高温软化而造成瞬间倒塌,因此,高层建筑大楼的设计要求,除了要能够承受载重与外力,更注重防火与耐热需求。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建筑系统剖面视图,该建筑系统100包括多个钢结构楼层101,每一个钢结构楼层101均包括多个钢梁102、钢柱103、楼板104等,现有技术为了增加建筑系统的防火与耐热功能,通常会在钢梁102、钢柱103表面涂布耐火材料(例如硅酸钙或石棉等),此外,为了将火灾控制在特定的楼层,现有技术的建筑系统100会在某些楼板设计成防火楼板104a,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第200710161688.1号,该案揭露与防火楼板相关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大火与高温控制在防火楼板104a上方的楼层,以防止大火与高温向下漫延,进而让防火楼板104a下方的人员有机会逃生。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建筑系统在高温状态下发生崩溃的示意图,虽然现有技术在钢梁102与钢柱103的表面涂布耐火材料,但若是高温大火持续延烧,位于防火楼板104a上方的钢梁102、钢柱103仍然会崩溃而向下坠落,这些坠落的重物若直接冲击防火楼板104a,则很有可能造成防火楼板104a的结构破坏,而危及防火楼板104a下方人员的安全,甚至造成整个建筑系统100的加速崩塌。
因此,如何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出一种建筑系统,该建筑系统可以降低上方楼层崩溃时对下方防火楼板的冲击,以维护防火楼板下方人员的安全和避免造成建筑系统的崩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一高温崩溃侧的建筑系统,藉由垂直支撑结构的耐火能力的差异性,造成建筑系统在高温状态下朝向高温崩溃侧倾倒,以降低对防火楼板的冲击。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一高温崩溃侧的建筑系统,其中,该建筑系统包括:
一第一建筑结构,具有多个第一钢梁以及多个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一第一防火楼板,设置于该第一建筑结构的上方;以及
一第二建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防火楼板的上方,其具有多个第二钢梁以及多个第二垂直支撑结构;
其中,该第二建筑结构在该高温崩溃侧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相较于其他第二垂直支撑结构具有相对较低的耐火能力,使得在高温状态下,该高温崩溃侧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垂直支撑力相对较低,而朝向该高温崩溃侧倾倒。
本发明的具有一高温崩溃侧的建筑系统包括:一第一建筑结构、一第一防火楼板以及一第二建筑结构,其中该第一防火楼板用以阻隔上述二建筑结构之间的热传递;其中,第一建筑结构由多个钢结构楼层所组成,每一个楼层均具有多个第一钢梁、多个第一垂直支撑结构以及多个楼板,上述第一垂直支撑结构为具有钢结构的柱或墙或电梯墙;第一防火楼板设置于该第一建筑结构的上方;第二建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防火楼板的上方,其由多个钢结构楼层所组成,每一个楼层均具有多个第二钢梁以及多个第二垂直支撑结构,上述第二垂直支撑结构为具有钢结构的柱或墙或电梯墙。
本发明的建筑系统:该第二建筑结构在该高温崩溃侧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相较于其他第二垂直支撑结构具有相对较低的耐火能力,在正常温度状态下,所有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垂直支撑力并不会改变,但是在高温状态下,该高温崩溃侧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垂直支撑力将因为高温而变得相对较低,而使得第二建筑结构朝向该高温崩溃侧倾倒。
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方式为在该第二建筑结构的高温崩溃侧所使用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耐火能力相对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在该第二建筑结构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外表包覆有一第一耐火材料,且在该高温崩溃侧的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该第一耐火材料的耐火能力相对较低。
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垂直支撑结构与该第一防火楼板相结合的上表面设有一结合凹槽,在上述第二垂直支撑结构在与该第一防火楼板相结合的下表面设有一结合凸柱,该结合凸柱插入于该结合凹槽之中并利用一第二耐火材料固定二者并阻隔二者之间的热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诚平,未经潘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