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2009.3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千里;李明玉;刘文波;王彦梅;樊学勇;王磊磊;张亮;张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凝土 中心 系统 连接 结构 混凝土泵 | ||
1.一种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轴承以及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于第一运动件上或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两者彼此接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内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的第二部分;
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运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运动件与所述泵送缸固定连接;
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以及所述轴承,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均插装在所述轴承内;
所述轴承嵌于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所述轨道槽内,且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能沿所述轴承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轴承移动,并能带动所述轴承在所述轨道槽内转动的同时沿所述轨道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轴承之间为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连接为花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连接结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或所述第一运动件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吸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包括第一拉簧、第二拉簧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槽,其中: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一个钩头钩套于所述连接槽上,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另一个钩头分别钩持在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或所述第一运动件上;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的拉伸方向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穿过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的拉伸方向与所述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所述另一个钩头分别钩持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
和/或,所述轨道槽沿所述泵送方向上的两端还嵌有附着于所述轨道槽端壁的第一减振块;
和/或,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振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相对于所述轴承的轴心线中心对称布置;和/或,所述第一减振块和/或所述第二减振块为橡胶材料制成;
和/或,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出所述轴承的部分与防脱螺母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螺母与所述轴承之间还套设有弹性垫片;
和/或,在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周向方向等角度分布的键槽,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两个以上凸齿嵌于相应的所述键槽内。
10.一种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水槽、泵送缸、副车架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中:
与所述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第一运动件为所述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
所述水槽与所述泵送缸固定连接,与所述减振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二运动件至少为所述水槽或所述泵送缸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0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境友好节能型导热油
- 下一篇:水性毛发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