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1797.4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仇杰;曹铮;曹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高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混合 动力 汽车 单体 电池 温度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趋紧张,各国都加紧投入了对纯电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而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重要储能装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电动汽车是以动力蓄电池作为主要能源,以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输出装置的车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使用动力蓄电池的同时,还可装配传统内燃机作为辅助动力单元,以利用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电池组进行充电。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对工作温度要求苛刻,如不适合在低于-10℃或高于55℃的温度下工作。动力电池长时间工作在过低/过高温度下工作将直接降低电池寿命和电池的巡航里程,此外,还会直接影响到用于动力控制计算的SOC(State Of Charge)、SOH(State Of Health)精度。尤其是在低温的情况下,低温会导致电池性能急剧下降,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驶里程。
目前,对动力电池进行温控的方法,例如常用的是直接对电池外壳持续加热的方法。这虽有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但是热损耗较大,加热不均匀,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加热(或冷却)效果均匀、热损耗小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单体电池连接的铜钯;包覆在所述铜钯外的换热片;以及与所述换热片连接的导热板。
优选地,所述换热片由绝缘材料构成。
优选地,所述铜钯与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极极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热片由导热陶瓷或特氟纶构成。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是由柱状导体和插入在其中的管状通路构成。
优选地,将所述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上方。
优选地,将所述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侧面。
优选地,还具备在所述导热板和所述换热片之间设置的导热胶。
优选地,作为所述导热胶采用导热硅胶。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用于对所述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单体电池与铜钯连接的连接步骤;在所述铜钯外包覆换热片的包覆步骤;将外接的导热板与所述换热片连接,将热量通过所述换热片传递到所述铜钯以加热或冷却所述单体电池的加热或冷却步骤。
优选地,在所述包覆步骤中,采用绝缘材料来构成所述换热片。
优选地,在所述连接步骤,将所述铜钯连接在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极极柱上。
优选地,在所述包覆步骤中,采用导热陶瓷或特氟纶来构成所述换热片。
优选地,在所述加热或冷却步骤中,将所述外接的导热板与所述换热片连接时使得所述外接的导热板位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加热或冷却步骤中,将所述外接的导热板与所述换热片连接时使得所述外接的导热板位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侧方。
优选地,还具备在所述外接的导热板和所述换热片之间涂敷导热胶的涂敷步骤。
优选地,在所述涂敷步骤中,作为导热胶采用导热硅胶。
优选地,在所述加热或冷却步骤中,使得所述电极往导电板侧移动以缩短加热距离。
利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冷却),能够有效解决电池在低温工况下的工作问题。而且,由于不是对电池外壳直接进行加热(冷却)而是对单体电池的电极进行加热(冷却),因此,加热(冷却)效果均匀,热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单体电池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部分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表示该部分构造的俯视图,图2(c)是表示该部分的A-A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