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1336.7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魏钢;闫占辉;李金柱;张丙龙;张本昕;刘瑞林;杨林;史良;袁天祥;田刚;欧阳孔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烟道 声纳 分析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冶炼原材料价格的飞涨、能源物质的短缺、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冶炼技术的不断创新,钢铁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环保节能和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转炉炼钢过程需要造渣,通过造渣剂与钢水反应,去除有害元素,炼制合格的钢水。由于冶炼过程中,工艺参数检测困难,对于非正常状态如喷溅与返干难以控制,长期以来都是依靠炼钢工的经验,通过目测及耳听来进行判断调整。但是因为每个人的工作经验不同以及工作状态稳定性的限制,导致炼钢的化渣过程不能完全达到平稳状态。因此,减少喷溅,提高钢水收得率是钢铁企业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化渣情况进行准确分析的一种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包括噪声采集装置、模拟量采集器、分析器;所述噪声采集装置设置在平台烟道取样口,并采集噪声信息并传送该噪声信息至所述模拟量采集器;所述模拟量采集器采集氧枪高度信息、氧气流量信息及接收所述噪声采集装置采集的噪声信息,并将氧枪高度信息、氧气流量信息及噪声信息发送至所述分析器;所述分析器接收所述氧枪高度信息、氧气流量信息及噪声信息进行化渣情况的分析。
进一步地, 所述声纳化渣分析装置还包括声处理仪,连接在噪声采集装置、模拟量采集器之间,用于将所述噪声采集装置采集的噪声信息处理成计算机能处理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置放大器,所述前置放大器设置在所述噪声采集装置和所述声处理仪之间,用于将所述噪声信息放大。
进一步地, 所述声纳化渣分析装置还包括电流环,所述电流环连接在所述模拟量采集器与分析器之间,将噪声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器包括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氧枪高度信息、氧气流量信息及噪声信息;化渣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氧枪高度信息、氧气流量信息及噪声信息,生成声纳曲线示意图、氧枪位曲线示意图、氧量曲线示意图及合格渣面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器还包括判断模块,当所述声纳线在合格渣面示意图上部时,判断渣面较高,易喷溅;当所述声纳线在合格渣面示意图下部时,判断渣面较低,易返干;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氧枪高度及氧气流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 所述声纳化渣分析装置还包括开关量采集器,采集出钢信号,控制所述分析器结束当前化渣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噪声采集装置是采用驻极体麦克风的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还设置有包含供水和供气系统的保护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方法包括:
采集平台烟道取样口的噪声信息;
采集氧枪高度信息、氧气流量信息;
根据所述噪声信息、氧枪高度信息及氧气流量信息进行化渣情况的分析。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化渣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氧枪高度及氧气流量的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及其方法,能对氧气转炉的造渣过程的噪声进行检测、处理,监控炉渣的变化情况,在计算机彩色屏幕上显示造渣过程的音强变化曲线和与操作有关的指导信息及操作记录,进行喷溅、返干等非正常炉况的预报,为炉前操作人员提供直观醒目的科学指导和管理信息。通过该方法的应用,降低喷溅率、减少金属损失和提高炉衬寿命,生产成本下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所示分析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烟道取声的声纳化渣分析装置分析的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