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面锥齿啮合磁控自动离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0375.5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魏伯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伯卿 |
主分类号: | F16D27/118 | 分类号: | F16D27/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面 啮合 自动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面锥齿啮合磁控自动离合装置,适用于各种需要离合变速和离合调速的机构,如各种车辆的离合变速装置、车床的变速箱等,属于离合器和齿轮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他们都是利用软接触即磨擦或液力或是电磁力等传递发动机旋转动力,这些软接触的动力传递效率都比较低;现代发达的汽车工业之所以还是利用动力传递效率低的软接触离合方法,是因为齿轮啮合的传动在高速转动时,啮合的齿轮难以分离,现在还没发现有既容易使啮合的硬传动齿轮分离,又能有较高的甚至与齿轮啮合传动效率一样高的硬接触啮合传动方法,这是汽车传动效率提高的难题。
本发明装置可以用于魏伯卿的发明专利《2011103608941磁控离合刚性啮合自动变速方法及其装置》,以代替魏伯卿的发明专利《2011103608797开闭式花瓣夹套刚性啮合磁控自动离合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离合器的动力传递效率并能很容易地、快速地执行离合动作的端面锥齿啮合磁控自动离合装置。
端面锥齿啮合磁控自动离合装置,包括磁控的套在从动轴外直齿轮上可顺轴向滑动的从动轴轮和套在从动轴轮外直齿轮上可顺轴向滑动的从动轴轮外圆环及其头部的端面锥齿轮与主动轴轮外圆环上的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啮合一起转动,其特征在于:
1、从动轴轮套在从动轴外直齿轮上可顺从动轴轴向来回滑动并与从动轴一起同角速度旋转,而从动轴轮外圆环又套在从动轴轮外侧的从动轴轮外直齿轮上可顺轴向来回滑动并与从动轴轮及从动轴一起同角速度旋转,从动轴轮外圆环靠近主动轴轮一端有与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相匹配的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从动轴轮靠近主动轴轮一端有与主动轴轮内磨擦锥孔相匹配的从动轴轮外磨擦锥体;从动轴轮远离主动轴轮一端连接从动轴轮磁铁环,从动轴轮磁铁环另一端连接与从动轴上固定大铁环相连的从动轴轮磁铁回位弹簧;从动轴上固定大铁环远离主动轴轮方向的从动轴附近对称安装有多个用于推斥从动轴轮磁铁环和从动轴轮外圆环外磁铁环的从动轴区电磁线圈;主动轴靠近从动轴轮一端连接有主动轴轮,主动轴轮中心区有与从动轴轮外磨擦锥体相匹配的主动轴轮内磨擦锥孔,主动轴轮外侧安装有主动轴轮外圆环,主动轴轮外圆环靠近从动轴轮一端有与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相匹配的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主动轴轮远离从动轴轮一端的外侧主动轴附近对称安装有多个用于推斥从动轴轮端面齿外磁环的主动轴区电磁线圈。
2、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靠近主动轴轮一端的齿尖装有从动轴轮端面齿弹簧刮片,在从动轴轮与主动轴轮旋转角速度未达同步前,与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刮擦而保护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和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不打齿,在从动轴轮与主动轴轮旋转角速度同步后,从动轴轮端面齿弹簧刮片插入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内的主动轴轮弹簧刮片卡槽。
3、从动轴区电磁线圈只在离合器的吸合过程中通电,离合器吸合完成并转换成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与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啮合传输旋转动能后,从动轴区电磁线圈断电并不再消耗电能;主动轴区电磁线圈只在离合器的分离过程中通电,离合器分离完成后主动轴区电磁线圈断电并不再消耗电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现有的磨擦离合方法基础之上,加上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和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使现有的磨擦离合传输动力变为刚性齿轮啮合传输动力,提高了动力传输的效率。
2、在啮合的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和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分离时,利用非接触的电磁力使其分离,减少了分离轴杆与旋转机构的磨擦动力损失。
3、在磨擦离合装置使主动轴轮旋转角速度与从动轴轮旋转角速度一致后,主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和从动轴轮端面锥齿轮啮合传动,此时,从动轴轮外的电磁线圈断电,从而使从动轴轮外磨擦锥体与主动轴轮内磨擦锥孔分离一定间隙,进而减少磨擦离合装置中磨擦片的磨擦时间和磨擦发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从动轴轮端面锥齿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从动轴轮端面锥齿与弹簧刮片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动轴轮端面锥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伯卿,未经魏伯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压差干扰阀芯的电磁阀
- 下一篇:一种圆柱弹簧补偿齿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