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模组免焊粘接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684.0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文;张棉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模组 免焊粘接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模组粘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加热温度焊接方式将太阳能电池片(以下简称为电池片)与镀锡铜带(以下简称为铜带)焊接在一起,以形成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电池串与电池串之间串联或并联的电气联接。焊接方式主要有两种:电烙铁焊接和红外、电风热、感应热焊接。主要应用电阻、红外、感应加热的方式,对镀锡铜带和太阳能电池片加热,镀锡铜带镀锡层温度达到360℃左右时,锡层熔化与电池片栅极银浆层联接在一起,从而起到导电的作用。
电烙铁焊接电池片是应用直流电阻发热直接接触电池片、铜带加温焊接的,烙铁是由人工手拿操作的,温度控制由烙铁控制台对其进行PID调节。此技术在电池片厚度大于0.2mm时,其焊接效果还可以。对操作人员、铜带、助焊剂、温度的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手工作业施力不匀、焊接速度不好控制等不稳定的因素,烙铁与电池片接触面小、温度温差过大,以至电池片变形、暗损、虚焊等现象。正常操作,电池片的破损不良率达到5%,焊接效率为1min/PCS,还不能进行串焊。比如:产能为5MW的太阳能模组生产线,即5MW÷200W=25000PCS模组,需25000×72=1800000pcs电池片,焊接时间为1800000×1min÷60=30000小时。破损电池片达到1800000×5%=90000pcs,按这样的速度作业,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浪费人力资源。5MW产能的损失为90000pcs×2.6W×10=2250000元,损失极高。
红外、感应、风热加热焊接电池片是应用红线、电磁波、电热丝发热间接对电池片、铜带加温焊接的。电池片自动取拿,自动单焊、串焊传输焊接。温度控制是通过调整红外线、电磁波、电热丝工作电流进行控制。此技术在电池片厚度大于0.18mm且电池片四边尺寸偏差在±0.01mm时,其焊接效果还很理想。然而在焊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吸盘,致使电池片有暗损的现象。所使用的设备属高精度进口全自动焊接设备,年产5MW的焊接设备其价格在13000000元/台左右。加热体与电池片间接接触,温度均匀性较差。正常作业,电池片的破损不良率达到3%,焊接效率为40S/PCS。比如:产能为5MW的太阳能模组自动焊接机,即5MW÷200W=25000PCS的模组,需要25000×72=1800000pcs电池片,其焊接时间为1800000×40S÷3600=20000小时,破损电池片则达到1800000×3%=54000pcs,按这样的速度作业,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浪费人力资源。5MW产能的损失为54000pcs×2.6W×10=1404000元,损失相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致损率低、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模组免焊粘接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免焊粘接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以银粉为介质的单组份环氧导电银胶做为电池片粘接材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粘接:
1)定长定位:
a、拉直:用拉带机构夹住互联条经压直轮、张紧轮拉直;
b、定长:用拉带机构夹住互联条移动将互联条拉至限长定位点,拉带机构停止移动给互联条定长;
c、切断:拉带机构拉动互联条到定长时,气动合金刀下降切带;
2)涂胶:在切带与拉带之间装有导电银胶涂胶软轮,经过涂胶软轮时,将互联条上、下面涂上导电银浆;
3)粘接:
a、粘接治具:首先将铝合金板材分别加工成规格为125mm ×125mm的粘接模板12片、156mm×156mm的粘接模板12片,以作为各自对应相应的电池片来使用,粘接时手工推动模板前进,确保每前进一步就相当于一片电池片的距离,直到12片电池片放完,再放置下一个模板,循环放入电池片粘接;
b、粘接:采用红外加热,在粘接模板上焊接电池片。温度控制在80℃,温度低于80℃时停止焊接,高于80℃时,断开加热电源以保护电池片和机构因高温引起危险。
4)传输:人工将模板放置入拉带无动力传输区,人工放置一电池片并布上互联条后,推动模板向前移动一片的距离,移动距离用定位销固定定位。待前一模板电池片粘接完时,后一模板推动前一模板离开红外焊接区,粘接完成。
进一步地,在完成一个焊接周期后更换粘接模板,一个焊接周期为12片粘接模板。
进一步地,在互联条拉直、张紧、切断处由丝杆调整滑块对不同间距的互联条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