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546.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岩井直子;渡邉智;稗田正直;寺坂博志;斋藤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经志强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灯 装置 以及 照明 | ||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该点灯装置包括使照明灯(lamp)点灯的点灯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照明灯在开始使用时的亮度最大,随着点灯时间的经过,亮度会逐步下降,当达到寿命末期时变得最暗。因此,配合寿命末期时的亮度,藉此,从开始使用时至到达寿命末期为止,可使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的亮度维持一定。另外,从开始使用起,以维持一定亮度的方式来进行调光点灯控制,藉此可节能。以往,将此种控制称为初期照度补正控制,且以使用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的业务用照明装置主要采用,该业务用照明装置。荧光灯的平均寿命为12000小时,在多数情况下,将初期照度设为70%来进行预期的照度补正控制。
相对于此,近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作为节能光源开始普及,在此情况下,平均寿命约为40000小时,可将该LED光源作为初期照度补正控制的对象,该初期照度校正控制将所述LED光源的亮度抑制为寿命中的初期照度的77%。
另一方面,若不仅可进行初期照度校正控制,而且例如当能够利用白天等的自然光时,可藉由调光点灯控制来进一步使照明装置的亮度减小,则有进一步节能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53382号公报
然而,对于以往的技术而言,即使可择一地选择初期照度补正控制以及调光点灯控制,控制仍复杂,因此,难以兼顾初期照度校正控制以及调光点灯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以提供包括初期照度补正控制及调光点灯控制的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为目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点灯装置包括:点灯电路、点灯时间测量电路、初期照度补正控制电路以及调光控制电路。点灯电路使照明灯点灯。点灯时间测量电路对照明灯的点灯时间进行计数。初期照度补正控制电路根据点灯时间测量电路所计数的点灯时间,对点灯电路进行初期照度补正控制,在照明灯的寿命中,固定地对照明灯的光输出进行控制。调光控制电路根据调光信号来对点灯电路进行调光点灯控制。
发明效果
本发明产生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的效果,该照明装置除了通过初期照度补正的节能外,更追加了通过调光点灯控制的节能,从而达成进一步的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的电路区块图;
图2是对所述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初期照度补正控制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所述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的调光信号与亮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的调光信号与亮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的调光信号与亮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符号的说明
10......照明装置
11......点灯装置
AC......交流电源
CONV......转换器
DC......直流电源
DIM......调光控制电路
DOC......点灯电路
IfD......负载电流检测电路
IIC......初期照度补正控制电路
LC......联系控制电路
LCJ......灯要更换判定电路
led......LED
LS......照明灯
OCC......输出控制电路
RS......重设电路
TM......点灯时间测量电路TM
TMD......计时器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整个照明装置的电路区块图,照明装置10包括:光源的照明灯LS以及点灯装置11。为了使照明灯LS点灯,点灯装置11包括:点灯电路DOC、初期照度补正控制电路IIC、调光控制电路DIM、联系控制电路LC、输出控制电路OCC以及计时器(timer)驱动电路TM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包层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量制备超长铜纳米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