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多酚在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9164.X 申请日: 2012-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3210921A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发明(设计)人: 方祥;周建良;佘燕珊;鲁素珍;叶宏襄;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43/16 分类号: A01N43/16;A01P3/00;A23L3/3544;A23K1/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杨晓松;裘晖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茶多酚 黄曲霉 毒素 生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制剂,具体的说,涉及茶多酚在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是一种利用茶多酚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生长及其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称AFs)是一类结构相似的二氢呋喃氧杂萘衍生化合物的总称,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目前至少有包括B1,B2,G1,G2在内17种不同结构的黄曲霉毒素被确定。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两种主要真菌,但近年来发现集蜂曲霉(A.nomius)、溜曲霉(A.tamarii)、A.bombycis、A.pseudotamarii等也能产生AFs。毒力试验证明,B1毒性最强,接下来依次是:M1>G1>B2>M2>G2。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化学特征是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特殊荧光,其中B族毒素发出蓝色荧光,G族毒素发出绿色荧光,并在紫外区域有一定的特征吸收峰。

黄曲霉毒素是农产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一类真菌毒素,可污染多种农产品,如花生、大豆、玉米、大米、无花果、杏仁、阿月浑子、香料、鸡蛋、巴西坚果、小麦面粉、坚果,以及肉类、牛奶等农产品和食品中均发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和稳定性很强,热稳定性非常好,分解温度高达280℃。黄曲霉毒素在非常低浓度下仍具有其生物学活性。它能引起人类及动物急性中毒死亡,还能致癌、致突变、致畸形,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下仍具有很大的毒性。被黄曲霉毒素B1严重污染的稻谷,在室温下自然存放20多年,仍可检出黄曲霉毒素B1。对黄曲霉及其毒素的生物防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产酶来获得具有抗菌或降解毒素特性的物质。植物提取物主要有山苍子精油、百里香油、海马齿香精油、玫瑰精油等,这些精油均为挥发性物质,对黄曲霉生长以及毒素的产生有较强抑制作用,但持效性较差;微生物中,乳酸菌、芽孢杆菌、橙黄杆菌、粘细菌、假单胞菌、雷尔氏菌、伯克霍尔德菌、部分酵母及少量真菌等均有抑制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能力,但在农产品贮藏期或食品加工中,这些微生物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茶多酚在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茶多酚可用于在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控,包括将茶多酚应用于抑制黄曲霉生长及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茶多酚在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具体是将茶多酚用于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生长或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

所述应用可以是将茶多酚应用于食品或饲料贮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防控,具体是将茶多酚与食品或饲料混合后贮藏即可。

本发明涉及的茶多酚可采用多种提取方法,属于已知的成熟技术,在市场上已有相关产品出售。

本发明使用的茶多酚可以以各种茶叶品种为原料进行提取。所得茶多酚按照常规制剂工艺技术,以茶多酚为主要成分,加入常规的防腐剂、赋形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作为辅料,制成任何一种方便于生产上使用的剂型,如粉剂或水剂等。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茶多酚用于抑制黄曲霉产生菌及黄曲霉生物合成的功效,将茶多酚用于产毒黄曲霉的生物防治或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畴。

采用茶多酚制成任何一种剂型,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材料或其他宣传材料中,只要注明或提到具有产毒黄曲霉的生物防治或抑制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功效,则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茶多酚可应用于农产品采后贮藏期间和田间植物生长期黄曲霉产生菌及黄曲霉生物合成的抑制,将茶多酚与农产品混合即可,茶多酚相关制剂的这两种使用方式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将茶多酚应用于产毒黄曲霉生物防控和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具有以下优点:

1、茶多酚原料来源广,采用茶渣或粗老茶叶提取,产品成本低廉、可行性高,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茶是我国传统保健饮料,将茶多酚应用于食品和农产品,安全性高。

3、茶多酚用于产毒黄曲霉的生物防治和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可在较低浓度下起到效果,且效果稳定,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茶多酚对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