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分散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010.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罡;丁明亮;黄晓芳;管静;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G02F1/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晏四平;王磊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电泳 显示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1.制备单分散电泳显示微胶囊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明胶和聚阴离子材料分别溶解于35-60℃的水中,分别配置成1-20wt%的明胶溶液和聚阴离子材料溶液;
(2)向步骤(1)所得溶液之一中加入0.1-10wt%的表面活性剂;
(3)在35-60℃下将油相加入到步骤(2)所得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将油相分散成O/W乳液后,通过SPG膜;
(4)将步骤(1)所得但未经步骤(2)处理的另一溶液加入到步骤(3)制备的乳液中,使用pH调节剂调节乳液的pH值至3.5~5.5;
(5)将步骤(4)的产物降温至1-25℃,然后加入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即得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明胶选自A型明胶、B型明胶及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聚阴离子材料选自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羧甲基淀粉钠、果胶、桃胶及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明胶溶液和聚阴离子材料溶液的浓度各自独立地是1-20wt%。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及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是以步骤(1)溶液的0.2-8wt%的量加入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加入的油相重量是明胶重量的2-40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SPG膜具有0.1-50μm范围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5)中进行固化处理时,所用固化剂重量是明胶重量的0.1-1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a)至(e)任一项或多项:
(a)在步骤(3)中,所述油相是包含电泳粒子的电泳悬浮液。
(b)在步骤(4)中使所述明胶和聚阴离子材料两种溶液混合时,聚阴离子材料重量是明胶重量的0.05-20倍。
(c)在步骤(4)中,所述pH调节剂选自甲酸、乙酸、柠檬酸、盐酸、硫酸、磷酸、硝酸、酒石酸、硼酸及其组合。
(d)在步骤(4)中,使用pH调节剂调节乳液的pH值至4.0~5.0。
(e)在步骤(5)中,所述固化剂选自甲醛、戊二醛及其组合。
11.一种单分散电泳显示微胶囊,其包括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囊壳,以及包裹在该囊壳内部的油相,其中所述囊壳由包括明胶和聚阴离子材料的材料经固化而形成,所述油相是包含电泳粒子的电泳悬浮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以下(a)至(h)任一项或多项:
(a)所述明胶选自A型明胶、B型明胶及其组合;
(b)所述聚阴离子材料选自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羧甲基淀粉钠、果胶、桃胶及其组合;
(c)所述聚阴离子材料重量是明胶重量的0.05-20倍;
(d)在使所述囊壳包裹所述油相时,所述囊壳材料中掺入有表面活性剂;
(e)所述油相重量是明胶重量的2-40倍;
(f)所述是包含电泳粒子的电泳悬浮液;
(g)所述微胶囊具有0.1-50μm范围的平均粒径;
(h)使所述明胶和聚阴离子材料固化而形成囊壳的固化剂选自甲醛、戊二醛及其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微胶囊,其基本上是由包括以下的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明胶和聚阴离子材料分别溶解于35-60℃的水中,分别配置成1-20wt%的明胶溶液和聚阴离子材料溶液;
(2)向步骤(1)所得溶液之一中加入0.1-10wt%的表面活性剂;
(3)在35-60℃下将油相加入到步骤(2)所得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将油相分散成O/W乳液后,通过SPG膜;
(4)将步骤(1)所得但未经步骤(2)处理的另一溶液加入到步骤(3)制备的乳液中,使用pH调节剂调节乳液的pH值至3.5~5.5;
(5)将步骤(4)的产物降温至1-25℃,然后加入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即得微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0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