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快速台钳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780.1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军;沈豫浙;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02 | 分类号: | B25B1/02;B25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快速 台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快速台钳。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普通台钳,都是通过旋转丝杆带动活动钳体来调节台钳两钳口之间的距离,实现台钳的进、退及夹紧工件。这类台钳的主要缺点是难以根据工件的大小快速调整台钳两钳口之间的距离,当钳口距离较小、工件较大或由小工件转换为大工件时,须不断的旋转丝杆,劳动强度大,钳口移动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专利号为92241164.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推拉式快速夹紧台虎钳,它是在通过在滑动钳体上端做一段棘轮条,在固定钳体上安装棘轮,通过旋扭转动棘爪来固定滑动钳体,在滑动钳体的上端装微动钳体,微动钳体的移动由转动丝杆来控制,起到进一步夹紧工件的作用。
专利号为201110184285.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动台虎钳,提出了摆动块与丝杆脱离螺纹啮合的方案,实现了活动钳体的快速移动,完成快速夹紧或松开动作。
专利号为200810096863.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速夹紧台钳,提出采用丝杆两段制出旋向相反的螺纹的方案,从而实现台钳两钳口同时快速分离或夹紧工件。
上述三种技术方案虽然一定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其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均需通过手动旋转手柄实现台钳的快速夹紧或松开,不能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且当工件所需夹紧力很大时,通过手动旋转手柄所达到夹紧力很难保证工件不发生任何移动,给加工工件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快速台钳,无须手动驱动台钳运动,可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快速夹紧工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快速台钳,由底座、固定钳体、锁紧手柄、活动钳体、传动系统和夹紧装置组成。其中,所述的底座与固定钳体通过锁紧手柄相连接,固定钳体内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固定钳体通过焊接的方法固连;活动钳体通过传动系统与固定钳体相连接,活动钳体的上端设有两个夹紧手柄连接孔和一个U型槽,且在U型槽靠近夹紧手柄连接孔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推柱导向孔,其另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推环导向孔;夹紧装置安装在活动钳体的上端。
所述的传动系统由电机、蜗轮、轴承、蜗杆、齿轮、齿条、启闭按钮和调速旋钮组成,电机安装在固定钳体上,且与蜗轮通过平键相连接;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蜗杆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内,且与蜗轮相啮合;齿轮安装在蜗杆的两端,且均通过平键与蜗杆相连接;齿条安装在活动钳体上,且置于齿轮上方;启闭按钮和调速旋钮固定在固定钳体上,启闭按钮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停止,调速旋钮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
所述的夹紧装置由夹紧手柄、销轴、推柱、支撑块、推环、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组成。其中,夹紧手柄通过销轴与活动钳体的夹紧手柄连接孔相连接;推柱置于推柱导向孔内;所述的支撑块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孔,支撑块置于活动钳体的U型槽内,推环置于推环导向孔内;第一定位块通过螺钉与推环和支撑块相连接;第二定位块通过螺钉与固定钳体相连接。
所述的传动系统用于调节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距离,实现活动钳体的快速移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用于实现工件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快速夹紧后的自锁功能。夹紧装置用于实现工件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的进一步快速夹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动快速台钳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活动钳体的移动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且可速夹紧工件,省时省力,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传动系统,201、电机,202、蜗轮,203、轴承,204、齿轮,205、齿条,206、蜗杆,207、启闭按钮,208、调速旋钮,3、活动钳体,301、夹紧手柄连接孔,4、固定钳体,401、轴承座,5、夹紧装置,501、夹紧手柄,502、销轴,503、推柱,504、推柱导向孔,505、推环,506、推环导向孔,507、支撑块,508、U型槽,509、第一定位块,510、第二定位块,6、锁紧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7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