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CT诊断跖跗关节损伤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957.6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晖;裴福兴;刘凯;屠重棋;王光林;蒋俊威;王红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ct 诊断 关节 损伤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CT诊断跖跗关节损伤的支架。
背景技术
跖跗关节骨折虽然是少见的足部损伤,但一旦发生跖跗关节骨折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痊后影响较大。由于跖跗关节骨折在X片检查中表现常不明显,其漏诊率达高达20%。而C T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因此相比X片检查CT检查则更具优势。
虽然已有许多文献表明在进行CT检查时患者足部需维持跖屈外翻位(跖屈6°,外翻13°)可最大范围地降低漏诊率,但患者往往因疼痛无法维持这种体位完成CT检查。这时,需使用辅助支架维持患者足部的体位辅助进行CT检查。而现在医学中一般骨科应用的支架(如布朗氏架)无法维持患者足部的体位,给CT检查带来不便,容易导致诊断不准确或诊断结果精度不高。另外,目前应用的骨科支架大多不透光,无法用于CT检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CT诊断跖跗关节损伤的支架,该支架在CT诊断过程中可辅助患者将其脚部维持在跖屈外翻位,以方便进行诊断且符合CT诊断对患者足部弯曲方位的要求,从而使得CT诊断操作可准确进行,确保了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与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CT诊断跖跗关节损伤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脚部固定件、足踏板、内管及调整件,所述内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调整件可旋转地滑动安装于所述内管上,所述脚部固定件及足踏板均与所述调整件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调整件包括横管与竖管,所述横管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横管与竖管相互垂直而使所述调整件呈T形。
较佳地,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一通孔,相应地,所述横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一锁定针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以将所述调整件固定于所述内管上。通过旋转所述横管合所述第二通孔与不同排的第一通孔对应固定,从而可将所述调整件固定在所述内管的不同角度位置,以满足不同的诊断要求。
较佳地,每一排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内管上轴向排列。使得所述横管可在所述内管上沿其轴向方向滑动而调节移动至所需位置,并通过所述锁定针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将所述横管固定于所述内管上。
较佳地,相邻两排所述第一通孔之间间隔6°,且相邻两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间隔6°。将相邻两排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隔及相邻两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隔设置为相同角度,以确保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而固定所述横管于所述内管上,另将间隔角度值设置为6°,从而当所述调整件固定于所述内管上后,患者仰卧于所述支架上且其足部固定于所述脚部固定件上后,可以确保其足部跖屈为6°,使跖屈度符合CT检查的要求,以方便进行CT检查,并保证检查可全面地进行。
较佳地,所述辅助CT诊断跖跗关节损伤的支架还包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竖管固定连接,且所述足踏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
较佳地,所述竖管上开设有至少一排第三通孔,相应地,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第四通孔,一锁定针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以将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竖管上。
较佳地,每一排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竖管上倾斜排列,且所述第三通孔的倾斜度为13°。如此设置,当进行CT检查时,可使患者的足部维持跖外翻13°,使跖的外翻度符合CT检查的要求,以方便进行CT检查,进一步保证检查可全面地进行。
较佳地,所述脚部固定件呈半圆形,且所述脚部固定件的内壁上还安装有半环形软性垫。所述脚部固定件相应人体的脚踝而设置为半圆形,从而可方便而稳固地固定患者的足部,且在所述固定件的内壁上设置所述半环形软性垫,当患者的足部置入所述固定件内时,不会被所述固定件的边沿刮伤,同时所述半环形软性垫可提高患者在CT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
较佳地,所述脚部固定件的两侧还设有软性辅助带。所述软性辅助带可辅助所述脚部固定件固定患者的足部,同时在固定时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荪水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鹅肉培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