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性色素的脱臭精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6448.3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10;C09B67/54;C09F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新技术产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性 色素 脱臭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素脱臭的制造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植物性色素的脱臭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与有机溶剂的提取方法比较起来,超临界萃取的提取方法可以在低温下进行,提取后温度或压力几乎不改变,有分离提取成分、降低能量成本等诸多好处。近年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对热不稳定的天然色素的提取、浓缩、精制和脱臭等。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400,398号中提到在超临界状态下,经过两个阶段,从青椒或红辣椒油性树脂中将芳香物质和色素分离的方法。
日本关于天然色素的浓缩方法:用高压CO2对油溶辣椒红树脂进行提取处理,提取臭气成分,然后用超临界CO2将在第一道工序中得到的除去臭气成分的提取液进行提取处理,将以黄色系色素和油脂为主的成分和富含红色系的提取残液分离。
上述中提议的方法作为辣椒油性树脂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脱臭、精制的方法非常可行。但是,和辣椒油性树脂比起来,叶黄素中油性树脂粘度非常高,而且色素成分是结晶,用上述提议中的方法不能完全地将臭气成分或油脂类等杂质从油性树脂中除去。并且所制取的色素有异味及异臭、稳定性差,作为食品类、化妆品类等的着色剂使用的话,对其风味等都有不良影响,在使用上有很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性色素的脱臭精制方法。
本发明植物性色素的脱臭精制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植物性色素或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与中链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在提取槽中混合,相对于油性树脂来说,按质量百分比中链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添加50~500%;然后充分搅拌,在20-60℃下的温度和80-400kg/cm2气压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提取,提取时间在1~50小时;最后恢复常压,得到脱臭的植物性色素。
发明是提供解决植物性色素的脱臭精制方法。这种方法将植物性色素,特别是高粘度、并且是结晶的植物性色素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处理,得到品质及稳定性绝佳的色素。
在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中混合添加中链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使粘度充分降低之后,使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和CO2接触。这样,只进行一道工序就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将臭气和油脂类等杂质除去。这样能高效简单易行地得到提取残液即没有异味,并且不会褪色、稳定性极佳的色素。
本发明能够将叶黄素等高粘度油性树脂中含有的异味异臭等杂质分离出去,制造无臭,并且没有油脂类等杂物的植物性色素。所得到的色素可以被广泛利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品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处理的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本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粘度的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例如:类胡萝卜素类中的高粘度油性树脂。具体说来有:叶黄素油性树脂、番茄红素油性树脂、胡萝卜油性树脂等。
上述中的叶黄素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例如:将万寿菊的花瓣用正乙烷提取,再将溶剂除去制取叶黄素油性树脂。这时得到的是黄色粘稠液体,主要成分是叶黄素,并且有菊花一样的特殊的臭味和苦味。同时,番茄红素油性树脂也很容易得到。例如,将番茄果实用正乙烷、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进行提取,除去溶剂制取番茄红素油性树脂。这时得到的是橙色粘稠状液体,其主要成分由番茄红素组成,有番茄中的土腥味。
胡萝卜油性树脂也可以很容易得到。例如:将胡萝卜用正乙烷等溶剂提取,将溶剂除去制取胡萝卜油性树脂。这时得到的是黄色的粘稠液体,其主要成分是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有胡萝卜中的臭味。
在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的超临界状态下的CO2(以下简称超临界CO2)的提取,虽然可以使用超临界CO2的已知的提取方法进行,但是重要的是要采用不要将色素成分提取出来的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根据要处理的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而定,但一般是在60℃下的温度和400气压以下,最好是在30~50℃的范围和100~300气压范围的压力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中利用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的超临界CO2的提取,是以在植物性色素油性树脂中溶解中链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为特征进行实施的。所以,能使用的中链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是碳素数是6~10。例如:以辛酸和发酸为主要成分的脂肪酸、甘油三酯。此外,也可以使用植物油中富含中链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精制椰子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加热炊具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