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育秧盘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235.0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和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吴京顺;任晓航 |
地址: | 1563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育秧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生态育秧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废纸和膨化稻壳,相对于100%重量比的所述废纸和所述膨化稻壳的合计重量,所述废纸含有量占20%~35%重量比,所述膨化稻壳含有量占65%~80%重量比,通过对所述废纸和所述膨化稻壳进行混合的混合物进行规定规格成型和烘干而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育秧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比的所述废纸和所述膨化稻壳的合计重量,进一步包括25%~35%重量比的经过切割、粉碎、分解和发酵而得到的玉米秸秆和稻草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在350~550℃温度环境中对稻壳进行烧制或炒制而碳化10~30%的碳化稻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育秧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育秧盘中,进一步含有根据育苗种类和移植土壤添加的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发根剂、杀虫剂和营养液。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生态育秧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生态育秧盘上穿透打通的多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育秧盘是适于农作物育苗、林木育苗、花卉育苗用的生态育秧盘。
7.一种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
对废纸和膨化稻壳进行混合而形成混合物的混合物形成步骤,其中,相对于100%重量比的所述废纸和所述膨化稻壳的合计重量,所述废纸含有量占20%~35%重量比,所述膨化稻壳含有量占65%~80%重量比;
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规定规格成型的成型步骤;
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物形成步骤中,相对于100%重量比的所述废纸和所述膨化稻壳的合计重量,进一步包括25%~35%重量比的经过切割、粉碎、分解和发酵而得到的玉米秸秆和稻草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在350~550℃温度环境中对稻壳进行烧制或炒制而碳化10~30%的碳化稻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形成步骤中,还包括:
根据育苗种类和移植土壤,添加添加剂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发根剂、杀虫剂和营养液。
11.根据权利要求7、8或10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孔步骤,在所述生态育秧盘上穿透打通多个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形成步骤中使用玉米秸秆时,将所述玉米秸秆切割成1~3cm长度后,粉碎成1~3mm粒度,在加热设备中按照1∶3~10重量比投入粉碎后的所述玉米秸秆和水,在25~35℃环境下加热30~60分钟,使玉米秸秆得以分解和发酵。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形成步骤中使用玉米秸秆时,将所述玉米秸秆切割成1~3cm长度后,粉碎成1~3mm粒度,在发酵池中按照1∶3~10重量比投入粉碎后的所述玉米秸秆和水,在常温状态下,根据季节进行20~45天自然分解和发酵。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形成步骤中使用稻草时,对所述稻草进行1~3cm长度切割、粉碎成1~3mm粒度,在加热设备中按照1∶3~10重量比投入粉碎后的所述稻草和水,在25~35℃温度环境加热25~40分钟,使所述稻草分解和发酵。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废纸进行去除不纯物处理,将其纸纤维素平均pH值调整为4.5~6.0。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稻壳为对稻壳在150℃~200℃温度环境中通过挤压膨胀而得到的稻壳。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物形成步骤中,还投入水溶性粘合剂。
18.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生态育秧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农作物育苗、林木育苗、花卉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和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和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2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提高蔬菜产量的复合酶制剂
- 下一篇:应用层组播系统中单点故障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