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自供电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153.6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弘毅;韦家甫;薄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供电系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自供电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太阳能发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太阳能发电而言,需要布设太阳能光伏板,所以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或空间,限制了太阳能发电在城市的应用,另一方面,城市内有大量的建筑群,太阳光照射到建筑群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自供电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室内自供电,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节能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自供电系统,由墙体围成室内空间,在室内空间内设有用电设备,还包括有太阳能光伏板及蓄电池,太阳能光伏板设于墙体上,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蓄电池埋设于所述墙体内部。
还包括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墙体上的控制面板。
还包括有便携式遥控器,该便携式遥控器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设有相对应的无线信号收发元件。
所述蓄电池包括有至少两个电池节,电池节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凹部、第二端设有连接凸部,相邻的两个电池节通过连接凹部与连接凸部首尾相接,并通过连接凹部和连接凸部的电极连接形成电池组。
还包括的连接凹头及连接凸头,连接凹头、连接凸头分别连接在首端的连接凸部、尾端的连接凹部上。
在所述各电池节内部设有至少两个供钢筋穿过的穿入孔,各穿入孔互相平行。
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包括玻璃基层及半导体层,半导体层设于玻璃基层上,且半导层呈蜂窝状,其包括多个透光孔。
一种节能自供电系统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加工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用电设备;
B、将蓄电池装设于墙体上,将太阳能光伏板装设于墙体上透光部位,将用电设备装设于室内空间;
C、将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用电设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在所述A步骤中,通过如下步骤加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
a1、在玻璃板上印刷半导体材料;
a2、用保护药水在半导体上印出蜂窝的光伏板形状,用腐蚀夜对蜂窝半导体进行腐蚀;
a3、在半导体材料上涂上印刷药水使半导体材料的表面形成PN结。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将太阳能光伏板设于墙体上,可以减少太阳能光伏板所占用的场地及空间,并且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降低了能耗,更节能环保;
2、将蓄电池设于墙体的内部,不但可以减少蓄电池所占用的空间,还可以对墙体起到加固作用;
3、通过便携式遥控器或设于墙体上的控制面板可以对节能自供电系统进行控制,也可对用电设备(如LED灯或低压电器)进行控制;
4、太阳能光伏板包括玻璃基层及半导体层,在加工过程中,半导体层设于玻璃基层上,半导体层上形成蜂窝状的透光孔,在阳光作用下,部分光线使半导体层上形成电流,该电流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或供用电设备使用,部分光线透过透光孔进入室内;针对光伏板的实际需要,设计出太阳能光伏板的加工方法,通过该方法所加工的太阳能光伏板,可以方便的安装于墙体上,不影响室内采光,并可以实现太阳能发电;
5、蓄电池的结构设计为多块首尾相接,可以根据用电的需要安装相应数量的电池节,各电池节之间通过连接凹头及连接凸头进行连接,在电池节上设有至少两个穿入孔,以供钢筋穿入,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将电池节当成“砖头”进行安装,以减累对建筑物强度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节能自供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节能自供电系统的原理图;
图3是蓄电池的拆解图;
图4是太阳能光伏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侧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2、室内空间,3、太阳能光伏板,4、蓄电池,5、控制装置,6、控制面板,7、便携式遥控器,8、低压电器,9、LED灯,10、连接凹部,11、连接凸部,12、连接凹头,13、连接凸头,14、穿入孔,15、玻璃基层,16、半导体层,17、透光孔,18、电池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支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双金属复合对焊三通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