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阻尼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4441.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亮;权亚旭;单永志;史晓辉;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阻尼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阻尼缓冲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工程中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一般通过阻尼缓冲器来实现,传统的阻尼缓冲器都存在着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使为了传统的阻尼缓冲器存在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阻尼缓冲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液压阻尼缓冲装置,包括堵头、缸体、双作用杆、螺堵、液压油;双作用杆的中部侧壁加工有定位台,该定位台的外形与缸体的内形相匹配,双作用杆的内部加工有储油腔,双作用杆定位台的两侧加工有过油孔;双作用杆插入缸体的内腔,使双作用杆的定位台与缸体的内腔紧密配合,且与缸体接触的双作用杆定位台上装有密封圈,使其密封,双作用杆定位台的两侧与缸体内腔之间留有缓冲空间;缸体的两端通过堵头封装,使双作用杆的两端分别穿出两端的堵头并通过双作用杆的定位台与两端的堵头双向限位,与双作用杆两端接触的两个的堵头内壁装有密封圈,使其密封;双作用杆的后端开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口,通过进油口向双作用杆的储油腔和双作用杆与缸体内腔之间的缓冲空间内填满液压油,进油口通过螺堵封装。
其中,双作用杆的后端与缸体之间通过拉簧连接,可增加阻尼缓冲力并实现在双作用杆的复位。
工作原理
当双作用杆运动时,缸内的液压油只能通过过油孔缓慢流动,加上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因此会对高速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阻尼力。
有益效果:本本发明解决了用于阻尼缓冲的部件安装尺寸大的问题,具有 安装方便、可靠、占用空间小、阻尼缓冲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压阻尼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堵头;2-缸体;3-双作用杆;4-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液压阻尼缓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堵头、缸体2、双作用杆3、螺堵4、液压油;双作用杆3的中部侧壁加工有定位台,该定位台的外形与缸体2的内形相匹配,双作用杆3的内部加工有储油腔,双作用杆3定位台的两侧加工有过油孔;双作用杆3插入缸体2的内腔,使双作用杆3的定位台与缸体2的内腔紧密配合,且与缸体2接触的双作用杆3定位台上装有密封圈,使其密封,双作用杆3定位台的两侧与缸体2内腔之间留有缓冲空间;缸体2的两端通过堵头封装,使双作用杆3的两端分别穿出两端的堵头并通过双作用杆3的定位台与两端的堵头双向限位,与双作用杆3两端接触的两个的堵头内壁装有密封圈,使其密封;双作用杆3的一端开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口,通过进油口向双作用杆3的储油腔和双作用杆3与缸体2内腔之间的缓冲空间内填满液压油,进油口通过螺堵4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状物料的均匀布气装置
- 下一篇:电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