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LED灯的反射透镜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4202.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施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爱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ed 反射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透镜,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LED灯的反射透镜。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耗电量少且具有较强亮度的LED灯作为光源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LED灯的亮度较强,会对眼睛造成刺激,使眼睛受到伤害,在使用时,需要对LED灯的发射光进行处理以减少刺激性,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石英玻璃和电镀银膜制造的LED灯反射面,LED灯发射的光线通过上述反射面后再射出;第二种是采用单点光学透镜,LED灯发射的光线通过单点光学透镜后再发射,上述两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会产生多重的反射面,可以扩大光线的发射面积,光线比较柔和均匀,但是其耗费能源较多,成本较高,第二种方法中只通过单点透镜使LED灯的单向及聚焦的光源扩大至整个透镜的光面,虽然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LED灯发射光仅通过单面反射,光线柔和均匀性虽一定有提高但还是比较刺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可以使LED灯发射的光线均匀柔和,不会刺激眼睛的用于LED灯的反射透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LED灯的反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的透镜本体为圆锥形杯体,所述的透镜本体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沿圆周方向被均匀等分为多个平面反射单元组,每个所述的平面反射单元组由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平面反射单元组成,沿高度方向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平面反射单元之间的夹角为175度~179度。
所述的平面反射单元组的数量为10 ~36个,所述的平面反射单元的数量为3 ~10 个。
所述的透镜本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用于放置LED灯的内凹部,所述的内凹部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的透镜本体的高度的80%。
所述的透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圆环凸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透镜本体的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沿圆周方向被均匀等分为多个平面反射单元组,每个平面反射单元组由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平面反射单元组成,多个平面反射单元在透镜本体的圆周面上形成微透镜阵列,在保证低成本的前提下,可以使LED灯的光线通过微透镜阵列多重反射,扩大了光线的发射面,使LED灯发射的光线均匀柔和,不会刺激眼睛;
当透镜本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用于放置LED灯的内凹部,内凹部的高度不超过透镜本体的高度的80%时,便于LED灯与透镜的安装配合。
当在透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圆环凸缘时,在与LED灯配合使用时,透镜通过圆环凸缘可以直接套装在灯座上,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LED灯的反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为圆锥形杯体,透镜本体1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沿圆周方向被均匀等分为多个平面反射单元组2,每个平面反射单元组2由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平面反射单元3组成,沿高度方向每相邻的两个平面反射单元3之间的夹角为175度~179度。
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LED灯的反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为圆锥形杯体,透镜本体1的外侧面沿圆周方向被均匀等分为10个平面反射单元组2,每个平面反射单元组2由沿高度方向排列的10个平面反射单元3组成,沿高度方向每相邻的两个平面反射单元3之间的夹角为175度。透镜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由100个相互间具有一定夹角的平面反射单元3组成的微透镜阵列,,当本发明应用于LED灯时,LED灯的大角度光源通过微透镜阵列的100个多重反射面进行全内反射,将LED灯的光线扩散。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透镜本体的1底部4的中心处设有用于放置LED灯的内凹部,内凹部的高度不超过透镜本体1高度的80%。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为便于透镜安装,可在透镜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圆环凸缘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爱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爱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障碍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防碰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