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441.4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邹途祥;张军;李传兵;贾文宇;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托架 总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不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代步的基本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最基本的代步的功能前提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把汽车的振动和噪音看作购买汽车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各大厂商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汽车的振动和噪音研究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由于汽车的主要振动和噪音源(如发动机、前轮控制臂、转向系统等)都和发动机托架总成相连接,同时发动机托架总成通过螺栓和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相连接,安装结构又和车身相连接,因此振动和噪音通过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传入车内,影响人们的乘坐舒适感。现有的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端、内板、外板和螺母,内板、外板焊接在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端的两侧,螺母直接焊接在外板上,安装时通过螺栓将发动机托架总成与安装结构连接。这种安装结构满足了最基本的安装要求,但是没有从性能角度来考虑如何提高汽车的振动和噪音性能,其刚度和强度不够,导致整车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于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的要求,影响人们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其强度高、刚度好,能满足现在人们对于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的要求,改善乘坐舒适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包括与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固定连接的安装组件,所述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断面呈凹槽形且槽口向发动机舱外侧,底部向发动机舱内侧,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内板、外板、阶梯螺母杆和加强隔板;所述外板的上端部与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外板的下部超过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槽口;所述内板的上部与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下部向左弯折与所述外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隔横置在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下侧壁和内板的下部之间,且一端与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板固定连接;所述阶梯螺母杆与内板的下部、加强隔板和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下侧壁配合连接,在螺母杆的下部设内螺纹。
所述阶梯螺母杆的上端穿过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的下侧壁,阶梯螺母杆的上阶梯与下侧壁紧靠;阶梯螺母杆的中部穿过加强隔板,阶梯螺母杆的中阶梯与加强隔板紧靠;阶梯螺母杆的下端穿过内板的下部,阶梯螺母杆的下阶梯与内板的下部紧靠。
发动机托架总成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安装组件上的阶梯螺母杆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强隔板和阶梯螺母杆的设置,提高了整个安装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使整车具有更好的NVH性能,改善了乘坐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的装配实施示意图。
其中1为前壁板总成,2为原安装组件,3为安装组件,4为发动机托架总成,7为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17为原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前段,21为原内板,22为螺母,23为原外板,31为内板,33为外板,34为阶梯螺母杆,35为加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