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851.7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炜;孙青;陈旭源;顾金山;王铮;黄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0;C02F1/7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20008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处理 工艺 应对 饮用水 突发性 有机 污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方法与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由于突发性污染导致的供水事故。例如,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导致哈尔滨停水4天,无锡太湖臭味事件严重影响全市正常供水等。有机污染是最为常见的饮用水源突发性污染之一。化工厂废水事故性排放或外溢、船舶泄漏事故、季节性植物腐败及腐殖质释放、藻类爆发及其胞内代谢物释放、农业面源冲刷等均可能导致水源地有机物浓度异常升高,给正常供水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以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为基础的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去除能力有限,尤其对人工合成化学品的去除更是无能为力。以去除有机物、改善口感、控制消毒副产物为目标的臭氧-活性炭(O3-GAC)或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等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逐渐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得到应用。臭氧能够有效降解破坏难降解的有机物,活性炭可有效吸附有机物且其表面生长的微生物可利用生物氧化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
一般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程中臭氧设计投量较低,一般为1.5~3mg/L,而活性炭滤池滤速较高,通常为8~10m/h,因此传统技术在常规的饮用水源污染条件下可以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标,但是,当饮用水源发生突发性有机污染时,有机物浓度往往升高数倍至数十倍,而臭氧投量难以提高,采用传统方法就难以确保有机物去除效果。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以饮用水厂深度工艺为基础,提出一种高效方便、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可应用于饮用水厂突发性水源有机污染的应急应对,也可用于高负荷有机物污染的非常规饮用水源的水厂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方法与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步骤201:在以混凝、沉淀、过滤、主臭氧氧化、颗粒活性炭过滤、消毒为顺序的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中主臭氧氧化工序前增加添加净水剂工序;
步骤202:在以混凝、沉淀、过滤、主臭氧氧化、颗粒活性炭过滤、消毒为顺序的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中主臭氧氧化工序后增加添加还原剂工序。
如上的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净水剂为至少如下之一: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与铁盐混合液、水合二氧化锰悬浊液、羟基氧化铁悬浊液或高锰酸钾溶液与羟基氧化铁悬浊液的混合液;所述铁盐选自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硝酸铁、聚合硫酸铝铁中至少一种。
如上的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还原剂为过氧化氢溶液、亚铁盐溶液;所述过氧化氢溶液和亚铁盐溶液中至少一种;当过氧化氢溶液和亚铁盐溶液同时使用时,二者分开投加。
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混凝单元1、沉淀单元2、过渡单元3、中间蓄水池4、净水剂投加站5、水泵6、主臭氧氧化单元7、颗粒活性炭单元8、消毒单元9依次顺序连接,进行原水净化处理。
如上的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水剂添加点为净水剂加投站5。
如上的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还原剂添加点为主臭氧氧化单元7的2/3处或主臭氧氧化单元7的出水处。
如上的一种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过氧化氢溶液和亚铁盐溶液同时使用时,过氧化氢溶液可投加在主臭氧氧化单元7的2/3处或主臭氧氧化单元7的出水处,亚铁盐溶液投加在主臭氧氧化单元7的出水处。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以净水厂深度处理工艺为基础强化深度处理,不作大规模工程改造,无需大量工程投资;
2、本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工艺调整即可快速有效地解决饮用水源突发性有机污染问题;
3、对于高强度的饮用水源有机污染,通过适当降低生产运行规模并投加净水剂和还原剂,即可确保供水水量和水质的要求,不会出现停水等供水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用深度处理工艺应对饮用水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方法与装置的实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