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视觉的乳化肠食产品弯变程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0960.7 | 申请日: | 201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卜文绍;张河新;张春阳;乔岩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视觉 乳化 产品 程度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像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乳化肠食产品弯变程度检测方法,适用于大型肠食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外观质量检验。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已广泛用于诸多工业控制和产品质量检测,例如计算机图象检测技术已在液面及厚度自动检测、焊缝跟踪、集成芯片焊点定位、零件表面坏损检测、印制电路板表面缺陷检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肠类产品加工企业对产品的“肠衣鼓起或爆裂程度”、“弯变程度”等外观质量的检测主要借助于“人体视觉和个人主观判断”,不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还容易受个人视力、情绪、疲劳、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低,分选差异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肠食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提高肠食产品检测质量和生产效率,现有的外观质量检测手段需要革新。
若把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应用于“肠食产品”的外观质量检验,不仅能实现大批量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化程度,还可节约大量人力和成本,并大幅提高检测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乳化肠食产品弯变程度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检测方法受人为、光线因素影响大,检测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乳化肠食产品弯变程度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机械摆放或输送装置把肠体在图像中沿横向出现,将采集到的乳化肠食产品图像输入计算机,并进行图像处理;
(2)采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扫描检测,标定肠食产品的左右两个包扎端点在图像中的位置,每个端点的位置用它在图像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表示,参考坐标系以图像左下角点为原点,右向为横坐标轴,向上为纵坐标轴,坐标单位是像素;
(3)把检测到的两个包扎端点连接构成一条线段;沿横向把两包扎端点之间的区间长度等分为n段;
(4)分别对肠体的上、下侧边缘的两相邻边缘点依次连接,进行分段线性化,上、下侧分别得到的n-2条线段;
(5)根据各边缘点的坐标,分别计算出图像中的肠食产品上、下侧边缘各n-2条线段的倾角;
(6)分别比较求出上、下侧各n-2条线段的最大倾角和最小倾角,再求出上、下侧最大倾角与最小倾角的差角,比较上、下侧边的最大倾角差,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肠食产品的弯变程度量化值
(7)将弯变程度量化值与设定的弯变阈值进行比较,若是大于弯变阈值则为不合格品,若是小于弯变阈值则为合格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图像处理包括边缘锐化、滤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5≤n≤12。
进一步的,对于细长型肠体8≤n≤12,对于粗短型肠体5≤n≤8。
本发明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乳化肠食产品弯变程度检测方法步,能够自动进行肠食产品弯变程度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可大幅度提高检测速度和效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回缩扫描法确定肠体在数字图象中存在区域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确定左右两包扎(参考)端点的扫描过程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肠食产品各边缘点及求倾角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机械摆放或输送装置可把肠体在图像中沿横向出现,且大小适当后,将肠食产品通过摄像装置以产品图像的形式送入计算机,并对采集到的肠食产品图象进行边缘锐化、滤波等处理。之后,进入外观质量测算和判别。外观质量包括“弯变程度”和“肠衣爆裂与否”等方面。本专利给出的是肠食产品“弯变程度”的测算方法,适用于类似圆柱长条形状肠食产品的“弯变程度”测算。
具体测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1)采用Sober等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扫描,确定肠食产品的左包扎端点M、右包扎端点N在数字图像中的具体位置。每个端点的位置用其在图像中的横、纵坐标表示,坐标以像素为单位。
为减少数据处理量,快速获得端点位置坐标,采用“回缩扫描”法进行左、右端点扫描。如图1所示,取图象横向宽度为a,纵向高度为b,坐标单位为象素。初始化该区域的坐标参数:x1=0,x2=a,y1=0,y2=b;选取“回缩步距h”为h=a/20,则“回缩扫描”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0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