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0288.1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寿;吴珈穆;洪泽伦;陈顺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未共地(floating mode)检测方法,尤指一种能检测出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接现象下产生感应群的未共地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主要触控原理在于通过人体静电改变电容式触控面板被触碰位置的电容变化值,进而通过该电容变化值辨识使用者的触碰位置;为有效地反应人体静电信号,一般采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金属外壳会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共地信号连接而构成共地电气结构关系,让使用者手一定会与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接触。
目前由于触控式平板电脑或大尺寸面板的智能型手机已日渐普及,使用者有可能仅以手指或手掌与该等电子装置的触控面板接触,而无法与之共地;而如此使用方式,会因为未共地(以下简称未共地模式floating mode)而造成电容变化值呈现异常。
请参阅图6A至图6C所示,为一电容式触控面板在共地模式(grounding mode)下,当一触碰物件发生时所产生模拟感应信号变化,该模拟感应信号与该触控面板预设的基准值(Base值)相减后获得一电容变化信号(dV值),其峰值为正值。在后续回报的16进位的全点式感应图框10中,对应该电容变化信号的触碰感应群11的感应值即如图7A所示。
再如图6D所示,若上述触碰物件发生在未共地模式下,则因未共地的缘故,其电容变化信号(dV值)的峰值呈负值,如图7B所示,后续回报的16进位的全点式感应图框10中,该触碰感应群11中间感应点111的感应值即呈负值-150、-100(16进位)。由于识别触碰物件坐标主要以触碰感应群的最大值作为依据;因此,一旦此电容变化信号异常,直接造成坐标误判的结果。
因此,电容式触控面板若在未共地接模式下使用,物件识别错误率会提高,有待进一步改善之。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电容式触控面板在未共地接模式下的高触碰物件识别错误率的技术缺点,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检测方法,正确地判断出未共地接触碰群,供后续进行补偿用,以避免因未共地现象造成触碰物件坐标的误判。
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检测方法包含有:
读取一触控感应群及预设一检测矩阵窗;
将该触碰感应群的各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的中心点;
在每次判断各中心点对应感应点的感应值为负值而满足未共地感应值后,确认其余非中心点对应的感应点的感应值符合共地感应值的个数,当总个数超过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则累计一次;
在完成所有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中心点的检测后,统计全部的累计值;及
判断累计值是否超过一第二临界值,若是则判断目前触控感应群为一未共地模式。
上述本发明主要将触碰感应群以检测矩阵窗进行检测,由于未共地模式下的触碰感应群的感应值分布状态为中间感应点的峰值呈负值而周围感应值呈正常的分布状态,故判断未共地模式下的触碰感应群会满足上述步骤,而能正确地判断出未共地模式的触碰感应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共地检测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一触控面板在未共地接模式下输出一触碰感应群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D为以图2的触碰感应群进行扫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未共地检测方法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一在未共地模式下产生的多触控物件的感应图框示意图;
图6A为触控面板一预设基准值的波形图;
图6B为触控面板在共地模式下的一触控后模拟感应信号的波形图;
图6C为触控面板一电容变化感应信号的波形图;
图6D为触控面板在未共地接模式下一电容变化感应信号的波形图;
图7A为一在共地模式下输出一触碰感应群的示意图;
图7B为一在未共地模式下输出一触碰感应群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感应图框 11触碰感应群
111感应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触控面板是未共地检测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并请配合参阅图2,其中该未共地接补偿方法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0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图数据流中的对象分类的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