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995.9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白育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信号传输的失真,传统电路板(例如是二层电路板)的线路是形成于同一层。若不得已需要在另一面形成信号线时,相对二线路层也只是单纯用导通孔(via)连接。
然而,单纯用导通孔连接上、下二层线路层并无助于提升传输高速信号的质量,反而会使得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值变得不一致,例如,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差异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电路板的信号线在传输高速信号的过程中,可维持高速信号的传输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路板。电路板包括一基材、二第一信号线、一第一接地层、二第二信号线、一第二接地层、二信号导电柱及二接地导电柱。基材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第一信号线形成于基材的第一面。第一接地层形成于基材的第一面且邻近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形成于基材的第二面。第二接地层形成于基材的第二面且邻近第二信号线。信号导电柱从基材的第一面延伸至基材的第二面,各信号导电柱连接对应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接地导电柱从基材的第一面延伸至基材的第二面,各接地导电柱连接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其中,各信号导电柱与对应的接地导电柱是成对配置。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局部透视图。
图2绘示图1的电路板的第一接地层及第一信号线的俯视图。
图3绘示图1的电路板进行阻抗分析的分析结果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电路板 110:基材
110u:第一面 110b:第二面
121、122:第一信号线 1211:第一子线
1212:第二子线 1213:第三子线
130:第一接地层 131:第一子接地层
132:第二子接 133:第一连接部
141、142:第二信号线 1411:第四子线
1412:第五子线 1413:第六子线
150:第二接地层 151:第三子接地层
152:第四子接地层 153:第二连接部
161、162:信号导电柱 171、172:接地导电柱
D1、D2:距离 R:四边形
S1、S2:长轴延伸方向 ΔZ:阻抗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局部透视图,图2绘示图1的电路板的第一接地层及第一信号线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电路板100例如是二层板,其包括基材110、至少二第一信号线121及122、第一接地层130、至少二第二信号线141及142、第二接地层150、至少二信号导电柱161及162以及至少二接地导电柱171及172。
基材11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10u与第二面110b。第一信号线121及122形成于基材110的第一面110u,第二信号线141及142形成于基材110的第二面110b。一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21及122的宽度例如是约6英丝(mil),而第二信号线141及142的宽度例如是6英丝。
第一接地层130形成于基材110的第一面110u且邻近于二第一信号线121及122。
第二接地层150形成于基材110的第二面110b且邻近于二第二信号线141及142。
如图1所示,接地层环绕同一层的信号线。例如,第一接地层130环绕第一信号线121及122,而第二接地层150环绕第二信号线141及142。由于接地层环绕且邻近信号线,故信号线传输高速信号的传输质量是优良,可维持高速信号的传输质量或不致使高速信号的传输质量下降太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脉动式竖向隔震装置
- 下一篇:公路隧道LED照明无级调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