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3—三甲氧基苯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907.5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施根祥;朱晓东;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205 | 分类号: | C07C43/205;C07C41/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7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甲氧基苯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1,2,3—三甲氧基苯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1,2,3—三甲氧基苯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及制药工业领域,它是生产多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以前生产该产品都是利用传统中药五倍子及进口塔拉粉来生产的。专利申请200510018690.4公开了一种采用焦性没食子酸制备1,2,3—三甲氧基苯的方法,专利申请200610030549.0公开了一种采用茶条槭叶生产1,2,3—三甲氧基苯的方法,专利申请200810210575.0公开了一种采用邻位香兰素经Dakin氧化再甲基化的生产方法。当前还没有工业上运用愈创木酚(2-甲氧基酚)经酰化、Fries重排、Dakin(达金)氧化再甲基化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合成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1,2,3—三甲氧基苯的合成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1,2,3—三甲氧基苯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愈创木酚(2-甲氧基酚)投入反应釜中,再滴加乙酰氯,得到邻乙酰氧基苯甲醚;
②步骤①反应结束后,向反应釜中投加邻二甲苯、氯化铝(AlCl3);
③步骤②反应结束后,滴加工艺水水解;
④步骤③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有机层脱溶得到中间体2-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2-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碱、工艺水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滴加双氧水,得到1,2-二羟基-3-甲氧基苯;
⑥步骤⑤反应结束后,向反应釜中同时滴加硫酸二甲酯和碱液;
⑦步骤⑥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得到粗品;
⑧将粗品投入蒸馏釜中蒸馏,得到产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①中愈创木酚和乙酰氯之间的质量比为1: 1.0~1.3;所述步骤②、步骤③中邻乙酰氧基苯甲醚、邻二甲苯、氯化铝、工艺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1.5~3.0:0.3~0.5:1.0~2.0;所述步骤⑤中2-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双氧水、碱、工艺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 3~3.5:0.2~0.5:1.0~1.5;所述步骤⑥中1,2-二羟基-3-甲氧基苯、硫酸二甲酯、碱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 2~2.5:3~3.5。
所述步骤①在投加乙酰氯过程中,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5~20℃;滴加结束,保温温度控制在0~30℃,保温时间2~4小时。
所述步骤②中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100~150℃,保温回流时间2~5小时。
所述步骤③中水解时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30~50℃,水解时间1~3小时,步骤④中静置分层时,温度控制在30~50℃,静置时间1~2小时,脱溶温度控制在50~90℃,真空度大于-0.095Mpa。
所述步骤⑤中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10~20℃,体系pH控制在9~11。
所述步骤⑥中同时投加硫酸二甲酯、碱液时,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30~45℃,体系pH控制在9~10,反应保温时间1~2小时,升温保温温度70~80℃,升温保温时间1~2小时。
所述步骤⑦中静置分层温度控制在30~45℃,静置时间1~2小时。
所述步骤⑧中蒸馏釜的内温控制在110~140℃,真空度大于-0.095Mpa。
所述步骤②中判断步骤①反应终点、步骤③中判断步骤②反应终点、步骤④中判断步骤③反应终点、步骤⑥中判断步骤⑤反应终点、步骤⑦中判断步骤⑥反应终点是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监测的。
本发明一种1,2,3—三甲氧基苯的合成工艺,其步骤①反应过程中,要用冷冻水控制反应温度,以防超温,同时要做好HCl酸雾的吸收;
步骤②中判断步骤①反应终点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监测,展开剂为1:1的乙睛/正己烷,直至原料点完全消失视为反应完全。反应必须有回流装置中进行;
步骤③中判断步骤②反应终点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监测,展开剂为2:3的乙腈/乙酸乙酯,直至原料点完全消失视为反应完全。投加工艺水时,严禁釜内温度超温;
步骤④中判断步骤③反应终点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监测,展开剂为2:3的乙腈/乙酸乙酯,直至原料点完全消失视为反应完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烷基醇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