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樱桃PaAP1基因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9886.7 申请日: 2012-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258496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张开春;王晶;张晓明;闫国华;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63;C12N1/21;C12N5/10;C12N15/84;A01H5/00;G01N33/68;C12Q1/68
代理公司: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代理人: 赵慧
地址: 10009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樱桃 paap1 基因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甜樱桃PaAP1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研究表明MASDSbox基因从5个阶段参与花发育过程的调节(Gunter et al.,2000;Okada and Shimura,1994)。其中AP1(APETALA1)同源基因在开花诱导和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oen and Meyerowttz,1991;Bowman et al.,1993;Jofuku et al.,1994]。目前,研究人员已从甜橙、黄金梨、苹果、枇杷、桃、枣、葡萄、美洲山杨、香脂杨和柳树和蓝桉等十多种木本植物中分离克隆了AP1同源基因全长cDNA。吕晋慧等(2007)将AP1同源基因转入地被菊‘玉人面′品种中,能使菊花提早开花。2001年,Pena等将AP1和LFY同源基因导入柑橘,得到的转基因柑桔当年开花、果实正常,其种子于当年播种,第二年春天即开花结果。Nobuhiro等(2002)把苹果的MdMADS5基因(AP1同源基因)导入到拟南芥中,能使转基因拟南芥提早开花。另外,将拟南芥的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例如LFY,AP1和FT等)导入欧洲山杨和枳橙,同样也能使转基因植物提早开花[Weigel and Nilsson,1995;Rottmann et al.,2000;Endo et al.,2005;et al.,2006]。

甜樱桃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其具有较高的收益而在近年发展迅速,但是樱桃树体高大、进入结果期较晚,常规管理需要3-4年才能开花结果,5-7年才能进入盛果期。选育幼龄期短开花早的甜樱桃品种一直是重要的育种方向[万仁先,毕可华主编,现代大樱桃栽培,1992,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红蜜是国内自主培育的樱桃品种,3-4年就可开花,具有幼龄期短和丰产的特点。从红蜜中克隆AP1的同源基因,预期提供一个具有促进樱桃或其它植物早开花的基因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甜樱桃幼龄期相关的基因,以便通过该基因或其衍生物筛选或改良甜樱桃(甚至其它植物),获得幼龄期短开花早的品种。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基因的一些衍生物及一些相关的应用。

具体来讲涉及以下内容:

甜樱桃PaAP1基因编码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甜樱桃PaAP1基因,其编码的氨基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由于密码子简并性,会涉及多条序列。初始获得的基因是如SEQ ID NO:11所示的序列。

重组了所述的甜樱桃PaAP1基因的重组载体。

转化了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化体。

将所述甜樱桃PaAP1基因转化拟南芥或甜樱桃使其早开花的应用。甜樱桃的转化在品种或砧木都可以。

所述蛋白的应用,涉及利用该蛋白筛选早开花的拟南芥或甜樱桃。

所述的甜樱桃PaAP1基因的应用,涉及利用该基因筛选早开花的拟南芥或甜樱桃。

所述的甜樱桃PaAP1基因对拟南芥和甜樱桃的开花期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该基因或其衍生物筛选或改良甜樱桃及其砧木(甚至其它植物),获得幼龄期短开花早的品种。

附图说明

图1为PaAP1编码区扩增结果;

图2为樱桃PaAP1蛋白属于MADS蛋白家族的分析;

图3为樱桃PaAP1蛋白和部分同源蛋白序列的进化树分析结果;

图4表示PaAP1基因在不同时期花芽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其中中:2、34、27、40、38、37、42为花芽,分别在6月10日、6月16日、6月29日、7月10日、7月22日、8月4日、9月9日采取。19、33、41、39、21、17、32、29为叶芽,分别在6月3日、6月16日、6月29日、7月10日、7月22日、8月4日、8月20日、9月9日采取。HB:花瓣,HE:花萼,leaf:叶,steam:茎,XR:雄蕊,ZT:柱头。以上样品在图4的横坐标中按照以上顺序排列。

图5表示PaAP1表达载体;

图6为T0代转基因株系PCR鉴定结果;其中,泳道1:野生型;泳道2-5:转基因株系;泳道6:阴性对照;泳道7-12:转基因株系;

图7为转基因株系(右)和野生型(左)的GFP表达情况

图8为拟南芥转基因株系;

图9为拟南芥野生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