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9733.2 申请日: 2012-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2532145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单永奎;孙卓东;张恒强;申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87/14 分类号: C07D487/14
代理公司: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代理人: 徐筱梅;张翔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水合 溴化二 吡啶 六氢三嗪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吡啶类N杂环与二溴甲烷合成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合成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菁化合物即三嗪类衍生物,具体为1,3,5-三嗪,均三嗪是无色晶体,由氰化氢与氯化氢反应制取,可在造纸、涂料等工业生产中作为杀菌剂使用。均三嗪衍生物在染料和制药工业中也极为重要,如三胺嗪可作为抗癌药物。

吡啶和吡啶派生物因N元素的存在反应活性很高,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二卤甲烷也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如Wamser等报道利用吡啶和二氯甲烷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二氯化1,1’-亚甲基二吡啶(参考文献:J. Org. Chem. Vol. 75, No. 12, 2010,4292-4295)。但吡啶及吡啶类化合物与二溴甲烷合成氮菁类化合物鲜有报道,仅Haddadin等报道利用2-氨基吡啶和二碘甲烷在乙腈溶剂中回流得到氮菁,且产率只有25%(参考文献:J. Org. Chem., Vol. 66, No. 4, 2001,1310-1315),二碘甲烷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具有较强的毒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反应在乙腈溶液中进行,对后续处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与较为便宜的二溴甲烷在无其它溶剂的条件下合成出氮菁,产物收率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备有回流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和二溴甲烷,在100℃-120℃油浴下反应;

b)反应进行中,用润湿的pH试纸检测,若无氨气产生,反应结束;

c)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生成物析出,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二溴甲烷,得所述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其中:

所述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与二溴甲烷摩尔比为0.05:1-2:1;

所述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2-氨基吡啶、5-溴-2-氨基吡啶或3,5-二溴-2-氨基吡啶。

其反应通式为:

式中:R1=R2=H、R1= H、R2=Br或R1=R2=Br。

所得产物经干燥后进行表征或在甲醇等极性溶剂中重结晶得到晶体。

本发明利用2-氨基吡啶和较为便宜的二溴甲烷在无其它溶剂的条件下合成出溴化氮菁,产物收率高,能进行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物质在染料和制药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在造纸、涂料等工业领域中可作为杀菌剂使用,也可以在制药产业中作为药物中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物的单晶结构椭球图;图中C1-C11代表11个碳原子,N1-N3代表3个氮原子,O1-O3代表3个氧原子,Br1代表1个溴原子,10个无阴影的圆圈代表氮菁环上10个氢原子;

图2为本发明产物荧光激发图谱,在475nm发射波长激发下得到,最大激发波长为393.4nm;

图3为本发明产物荧光发射图谱,在393nm激发波长激发下得到,最大发射波长为477.6nm。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0002g 2-氨基吡啶加入到100mL烧瓶中,并加入15.0mL二溴甲烷,连接好回流装置,在110℃油浴中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烧瓶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二溴甲烷,得到亮黄色固体粉末,溶于甲醇,室温下重结晶,得到淡黄色晶体1.5238g,产率为90.20%。

实施例2

1.5332g 5-溴-2-氨基吡啶加入到100mL烧瓶中,并加入10.0mL二溴甲烷,连接好回流装置,在110℃油浴中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烧瓶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二溴甲烷,经干燥后得到1.8390g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率为87.25%。

实施例3 

2.0128g 3,5-二溴-2-氨基吡啶加入到100mL烧瓶中,并加入5.0mL二溴甲烷,连接好回流装置,在120℃油浴中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烧瓶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二溴甲烷,经干燥后得到2.0147g棕色固体粉末,产率为79.6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