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腐蚀碳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9322.3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蒋燕;杨俊峰;庄重;王先平;方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8/64 | 分类号: | C23C8/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碳化物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腐蚀碳化物涂层,包括可渗碳型金属衬底及包覆在所述金属衬底上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衬底上的涂层为衬底金属的碳化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金属的碳化物层为层状结构,由衬底金属的碳化物,衬底金属的贫碳化合物,衬底金属的含碳固溶体叠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衬底为可渗碳型金属,选自于Ti、Zr、Hf、Cr、V、Nb、Ta、Mo、W中任意一种,优选为金属W或金属Ti或金属钼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金属的碳化物层的厚度为6~200μm,优选为10~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金属的碳化物层在100g载荷下保压10s的显微硬度为1800~2800HV,优选为2200~2300HV。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抗腐蚀碳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渗碳烧结工艺,包括先将石墨粉末覆盖于可渗碳型金属衬底之上,再将表面覆有石墨粉末的可渗碳型金属置于氩气气氛中、施以18~45MPa的压力,再于800~1700℃下烧结至少10min,制得所述抗腐蚀碳化物涂层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粉末覆盖于可渗碳型金属衬底上之前,还包括对石墨粉末进行研磨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粉末的粒径为50nm~10μ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粉末覆盖于可渗碳型金属衬底上之前,还包括对可渗碳型金属衬底进行打磨、清洗和干燥的处理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腐蚀碳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烧结前后的升温与降温的速率均为1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3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