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9151.4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靳志军;梁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曝气 中空 纤维 载体 模块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它包括载体元件(1)、上布气管(2)、下集气管(3)、支撑管(4)、进气口(5)、吹扫口(6)、药洗连接口(7)、药液回流口(8)。其特征在于,进气口(5)和药液回流口(8)分别位于上布气管(2)之上,吹扫口(6)和药洗连接口(7)分别位于下集水管(3)之上,通过两根支撑管(4)与上布气管(2)和下集气管(3)构成内曝气中空纤维生物膜载体模块的组装框架,且支撑管(4)与上布气管(2)和下集气管(3)不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其特征在于,由上布气管(2)、载体元件(1)上的中空纤维(103d)的内腔和下集水管(3)形成通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其特征在于,载体元件(1)的中空纤维(103d)和实心纤维(103e)呈帘状平行且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其特征在于,纤维模块(103)全部由中空纤维(103d)呈帘状平行封装,但是在封装槽(103a)之内的中空纤维(103d)暴露内腔和不暴露的内腔以行为单位呈列间隔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其特征在于,载体元件(1)上的中空纤维(103d)是由有机材料制成的具有疏水性能的中空纤维多孔膜,其微孔的大小为1微米以下,中空纤维(103d)的外径为0.3~3mm;实心纤维(103e)的直径为1~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的组合形式分为载体元件(1)单排串联模式和载体元件(1)双排并列模式两种方式。
7.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的应用方法是:将内曝气中空纤维膜载体模块单元置于生化池(14)中,以并联方式由管道连接后,把它们的进气口(5)与阀门(10)、鼓风机(9)通过相应的管路连接,形成供气系统;把它们的吹扫口(6)与阀门(19)曝气器(18)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曝气系统;药液箱(11)、药洗泵(12)、阀门(13)通过相应的管路与它们的药洗连接口(7)连接,形成清洗系统;它们的药液回流口(8)和阀门(17)通过管路连接,形成药液回流系统;然后,将被处理的废水引入生化池(14)中,把适合处理该废水的活性污泥直接接种到生化池(14)内,开始进行生物培育,其操作是:打开阀门(10),关闭阀门(13)、(17)和(19),启动鼓风机(9),在一定的压力下供入空气通入上布气管(2),使空气中的氧气均匀的透过中空纤维膜壁为附着在膜壁的生物层供氧,附着在膜外壁上的生物膜层在得到充足的氧气后形成好氧生物膜,在实心纤维绳及闭路中空纤维膜丝上则形成厌氧生物膜;生物培育过程一般需要5到15天时间;在完成生化膜的培养后即可开始日常运行,按照好氧菌的需氧量供入空气,并定时通过开启阀门(19)使曝气器曝气,通过曝气使内曝气中空纤维生物膜载体模块的膜丝剧烈抖动,使老化的生物膜脱落,从而维持生物膜活性; 当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或较长时间停止使用时,内曝气中空纤维的膜孔会发生污堵,此时应进行药剂清洗,其具体操作为:关闭阀门(10)和(19),打开阀门(13)和(17),启动药洗泵(12),对内曝气中空纤维丝的膜进行清洗,使其膜微孔得以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1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