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底板及其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612.6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爽;彭稳;王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中集木业有限公司;新会中集木业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底板 及其 新型 复合材料 单元 | ||
1.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采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集装箱底板单元包括面板以及由该面板底部向下延伸出的多个腹板,所述腹板包括位于该面板两端的两个端腹板及位于中间的中间腹板,所述两个端腹板的高度等于或低于所述中间腹板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或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中间腹板及所述两个端腹板之间均形成圆弧过渡,所述面板、所述中间腹板与所述两个端腹板的长度与集装箱底架的长度相同或者根据集装箱底架要求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集装箱底板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中间腹板为U型槽式腹板,所述U型槽式腹板包括两个竖直支撑及沿所述每个竖直支撑底部向外延伸出的两个水平支撑,其余所述中间腹板均包括竖直支撑及与水平支撑,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的横向截面呈倒T型,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之间均形成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式腹板处的面板的厚度大于其余位置的所述面板的厚度,该处较厚的面板中开设有螺孔,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螺孔用固定件与集装箱底横梁相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式腹板的两个竖直支撑与所述面板之间、以及其余中间腹板的竖直支撑与所述面板之间均形成半径为5~12mm的圆弧过渡;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之间均形成半径为1~5mm的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集装箱底板单元中包括三个所述U型槽式腹板,三个所述U型槽式腹板中均匹配设置有加强塑料件用于加强所述U型槽式腹板与所述集装箱相应底横梁的固定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集装箱底板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中间腹板为直立式腹板,其余所述中间腹板均包括竖直支撑及水平支撑,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的横向截面呈倒T型,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之间均形成圆弧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式腹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以及其余中间腹板的竖直支撑与所述面板之间均形成半径为5~12mm的圆弧过渡,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之间均形成半径为1~5mm的圆弧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集装箱底板单元中包括三个所述直立式腹板,所述直立式腹板及所述直立式腹板上对应的所述面板处开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螺孔用固定件与所述集装箱相应的底横梁相固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腹板均包括竖直支撑及水平支撑,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的横向截面呈倒T型,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之间均形成圆弧过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腹板中的面板处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集装箱相应底横梁相固接,该组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腹板中匹配设置有加强塑料件用于加强该处面板与所述相应底横梁的固定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腹板的竖直支撑与所述面板之间、以及其余中间腹板的竖直支撑与所述面板之间均形成半径为5~12mm的圆弧过渡,所述竖直支撑与水平支撑之间均形成半径为1~5mm的圆弧过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集装箱底板单元中有三组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腹板中的面板处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集装箱相应的底横梁相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中集木业有限公司;新会中集木业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中集木业有限公司;新会中集木业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6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PS型电子式手铐
- 下一篇: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车轮电子装置标识码的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