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059.6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模具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及其操 作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焊接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 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对于热塑 性塑料而言,在超声波振动作用下,由于表面分子摩擦生热而实现两块塑 料熔接在一起。超声波塑料焊接的优点:焊接速度快、焊接强度高、密封 性好,取代传统的焊接/粘接工艺,成本低廉,清洁无污染且不会损伤工件, 焊接过程稳定,所有焊接参数均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跟踪监控,一旦发现 故障,很容易进行排除和维护。
具体的说,超声波焊接原理是接引220V电源,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将 50/60赫兹电流转换成15、20、30或40千赫兹等高频电能,被转换的高 频电能通过超声换能系统进而转换成同等频率的机械振动,需要时可置入 变幅功能系统,经调幅后将调整好的机械振动传递到模具焊头上,模具焊 头将接收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待焊接工件的接合部,在该区域,振动功能使 待焊接工件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界面分子层之间渗透紧密溶合。
由此可见,超声波模具对于超声波焊接是极为重要的。在使用超声波 对塑胶壳体进行焊接前,必须先将超声波模具调整到位,然后才能进行焊 接工作。现有的超声波模具包括超声波上模具和超声波下模具,首先将超 声波下模具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在超声波下模具上装入待焊接的塑 胶壳体,再扣上超声波上模具,并用螺钉紧固,然后开始对塑胶壳体进行 试焊接,焊接完毕后,拆除超声波上模具,取下产品,并检验该产品焊接 效果,如果焊接效果不好,需要重新调整超声波模具再次进行试焊接,直 到焊接合格后,才能大批量的进行加工。这样调模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 调整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塑胶壳体,这些壳体由于焊接效果不好,故不能 作为正常产品使用,这样势必会提升加工的成本;2、反复的调模工作会浪 费大量时间,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升高了;3、这种调模方式较为复杂,需 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的工作人员才能很好的完成,不利于技术 的推广,使得生产效率较低。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在于,超声波机器的水 平工作台实际很难调到真正的水平,而且超声波模具也没有达到真正的水 平,这样就会造成塑胶壳体的两焊接面相互之间贴合的不是很好,进而会 造成焊接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使得 产品的两焊接面能更好的贴合,进一步使得焊接合格率升高,并使调模时 产品试焊的报废率降低。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使得调模所需的时间缩短,进一步 使得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的操 作方法,该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适合于普通员工,更利于技术的 普及和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包括上、下平板,两者通过连 接机构相连,且所述上平板与所述连接机构相对活动设置,在所述上、下 平板之间设置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下平板上固定有至少三个连接柱,用以连接上平板。
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下平板上固定有四个连接柱,用以连接上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平板上开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具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平板上,上端穿过所述上平 板的通孔,并在连接柱外围旋入用以限制上平板位置的两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螺母分别位于上平板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外围套设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上、下平 板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A:将超声波模具速调装置放置在超声波焊接水平工作台上;
步骤B:将装有需要焊接的产品胶壳的超声波模具放置在上平板上;
步骤C:松开位于上平板上下两侧的螺母,以使上平板与超声波模具 之间的接触面、超声波模具与产品之间接触面、产品的两焊接面之间均在 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贴合完整;
步骤D:旋紧位于上平板上侧的螺母,使得其与上平板的上表面接触, 以限制上平板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