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388.9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武;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东科信航空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起落架 拆装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的拆装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飞机设计原因,飞机的‘起落架存放舱’空间狭窄,工装的拆卸与装配费时、费力。在拆、装起落架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连接销取出后,将起落架旋转90度,再向下移动,才能取出起落架,这样操作不仅不方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效率也较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仅使用安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的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主要包括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调整对位机构以及设置在调整对位机构上的工作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条相对侧边上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底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动凹槽内的滑动杆,以及两组由外剪叉杆和内剪叉杆成交叉状活动连接的高度调节架;在该两组高度调节架中,两根外剪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两根内剪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于矩形底架上与该滑动杆相对的侧边两端,而两根外剪叉杆和两根内剪叉杆的上端则分别与所述调整对位机构连接;在该两根内剪叉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在该连接杆与滑动杆之间还设置有油缸,而在所述矩形底架上则设置有与该油缸连接的液压装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对位机构包括与两根外剪叉杆和两根内剪叉杆的上端连接的中架,通过连接板与中架固定连接的两条相对侧边上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上架,两条相对侧边分别设置在该矩形上架的两个滑动凹槽内、而另外两条相对侧边也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横架,设置于该矩形横架内并与其滑动凹槽配合的矩形纵架,以及与该矩形纵架紧固连接的外圈和设置在该外圈内并与之相匹配的内圈,该内圈外表壁上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有钢珠,该钢珠与外圈相接触;所述工作平台设置于该内圈上。
同时,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面,设置在该工作台面上的圆形抱箍,对称设置于该圆形抱箍两侧的轮轴座,以及设置在该工作台面端部的支撑杆。
所述矩形底架下方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滚轮,且在该矩形底架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拉杆和固定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剪叉杆一端焊接于滑动杆上,另一端铰接于中架上,而所述内剪叉杆则一端通过剪叉撑销与矩形底架铰接,另一端与中架铰接。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述矩形横架、矩形纵架和矩形上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在该矩形上架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手轮,该调节手轮上设置有贯穿该矩形上架、矩形横架和矩形纵架的调节丝杆。
所述油缸一端通过油缸支撑销与滑动杆铰接,而另一端则通过油缸铰销与连接杆铰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着地盘丝杆,设置在该着地盘丝杆下端的着地盘,通过螺钉与该着地盘紧固连接的着地盘盖板以及设置在该着地盘丝杆上端的升降调节手轮。
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拉杆牵引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移动至工作地点;
(2)旋转升降调节手轮,降下着地盘,使之与地面牢固接触;
(3)控制升降机构,实现工作平台的上升;
(4)旋转调节手轮,使飞机前起落架与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完成对位后,将飞机前起落架的横轴两端固定在轮轴座内,同时,支撑杆与飞机前起落架上的销孔连接;
(5)旋转工作台面,使飞机前起落架与飞机前起落架存放舱完成对位后,将工作台面锁紧固定;
(6)拆卸飞机前起落架;
(7)控制升降机构,实现工作平台的下降;
(8)旋转升降调节手轮,使着地盘离地,再通过拉杆牵引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停放;
(9)旋转升降调节手轮,降下着地盘,使之与地面牢固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东科信航空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东科信航空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与控制装置的模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排量机油泵的三通式变量滑块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