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处理工艺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181.1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明;宋庆峰;张玉宝;王青;谷俊杰;李成学;杜娟;田文堂;宋成才;高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房岭梅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工艺 系统 | ||
1.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包括:
步骤a:使废水进入浓缩处理装置进行浓缩处理,将废水中的部分水以水蒸汽形式分离出以得到浓缩后的废水;
步骤b:对浓缩后的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处理,形成反应后流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c:使所述反应后流体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压力产生装置产生压力,得到泄压流体,并且用所述压力产生装置产生的压力为所述浓缩处理提供压力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d:将所述泄压流体与所述浓缩处理时分离出的水进行换热,以为所述浓缩处理提供温度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反应后流体分为两股,其中一股通过所述压力产生装置产生压力,得到泄压流体,并且用所述压力产生装置产生的压力为所述浓缩处理提供压力条件,另一股与所述浓缩处理时分离出水进行换热,以为所述浓缩处理装置提供温度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b和c之间还包括步骤b2:使部分或全部反应后流体与待浓缩处理的废水进行换热,
其中所述步骤c中通入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反应后流体,是所述步骤b2中换热后的反应后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e:使所述步骤d中换热后的泄压流体与待浓缩处理的废水进行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用于处理药厂废水和/或军工废水。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浓缩处理装置,用于对废水进行浓缩处理,具有废水入口和用于排出浓缩后的废水的浓缩出口;
超临界水反应器,对浓缩后的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处理,具有与所述浓缩出口连通的反应器入口、供经过超临界水反应处理后的反应后流体排出的反应器出口;以及
压力产生装置,具有进料口、排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排料口之间的压力腔,所述反应后流体在从所述进料口流向所述排料口时在所述压力腔中产生压力;
其中,所述浓缩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以实现脱水处理的相对压力较高的腔室和相对压力较低的腔室,这两个腔室设在所述废水入口和浓缩出口之间,并且所述相对压力较低的腔室与所述压力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相对压力较低的腔室内,设置有供从所述排料口排出的反应后流体流经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排料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待浓缩处理的废水进行加热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供待浓缩处理的废水流经的第一换热通道、供从所述换热管流出的反应后流体流经的第二换热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浓缩处理装置的废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换热管的出口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待浓缩处理的废水进行加热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供待浓缩处理的废水流经的第三换热通道、供从所述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后流体流经的第四换热通道,
其中,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浓缩处理装置的废水入口连通,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出口连通,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浓缩处理装置为膜分离装置,所述膜分离装置被膜分隔为所述相对压力较高的腔室和所述相对压力较低的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为射流真空泵。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装置为膜蒸馏装置、微滤装置、超滤装置、渗析装置、电渗析装置、纳滤装置或反渗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1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型气动膜式风扇离合器
- 下一篇:五相无刷直流电机节能自动变档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