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684.3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2/01;C08F4/7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重力反应器进行制备,催化剂选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体系,将催化剂、稀释剂、助催化剂和共聚单体的混合液加入超重力反应器中,将反应器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入乙烯,在超重力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70-200℃之间,聚合压力1bar-60bar,聚合时间为1min-6h,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器的超重力水平在5-800g,g为重力加速度,反应结束后,进行脱稀释剂、洗涤、干燥后处理,得到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反应器是超重力旋转填充床、折流床、螺旋通道、旋转碟片或定转子超重力旋转装置,聚合前需使用高纯惰性气体对反应装置吹扫,除去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至出口水份达到要求后,才开始聚合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体系包括:a)吡啶二亚胺配体;b)乙酰丙酮盐化合物或卤化盐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化合物或烷基铝化合物的部分水解的产物;乙酰丙酮盐化合物或卤化盐化合物和吡啶二亚胺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1~100;助催化剂和乙酰丙酮盐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1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或非均相催化剂,其中非均相催化剂的直径在100nm-50um之间,适用的载体包括固体的、颗粒的、具有比表面积大于50m2·g-1的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或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单体为C1-C20的α-烯烃,聚合时可加入或不加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惰性烷烃稀释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十氢萘或C6-C12的烷烃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温度为-40-100℃,聚合压力1bar-21bar,聚合反应时间为5min-2h,超重力水平20-600g。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盐化合物为乙酰丙酮铁(Fe(acac)n)或乙酰丙酮钴(Co(acac)n),n=2,3,卤化盐化合物为FeXn或 CoXn,其中n=2,3,X为F、Cl、Br、I;所述二亚胺配体通过改变配体结构可以制备分子量56-10000000g/mol的乙烯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甲苯、二甲苯、十氢萘、正庚烷或正辛烷一种或几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6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