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TC系统中转矩滞环宽度的混合智能调节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51.8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许强;徐文轩;徐果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7/12 | 分类号: | H02P27/12;H02P2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春乐;侯懋琪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tc 系统 转矩 宽度 混合 智能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电动机的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DTC系统中转矩滞环宽度的混合智能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电机的DTC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所具有的主要优点有:转矩动态响应快、对转子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存在转矩脉动,在低速运转时表现特别明显。
事实上,在开关电压矢量的作用下,当定子磁链偏差达到滞环比较器的上限或下限时,虽然存在突加新的开关矢量,定子磁链矢量也不会即刻改变方向和幅值,而要继续增大或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可能会冲出偏差范围,出现“超调”现象,引起较大的脉动。
转矩的脉动会直接影响到传动系统的速度特性:转矩脉动的直流成分将影响到系统的稳态误差,也会导致到达稳态时间的延长,无论在高速和低速都会有影响;转矩脉动的交流成分会导致速度的脉动,特别是在低速时影响较大,低速运行时,定子磁通旋转较慢,转矩脉动的交流成分频率较低,这将造成低速情况下转速的周期性脉动,因此,造成速度误差在稳态误差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周期性的速度脉动,尤其严重的是,在低速运行时,不大的转矩脉动会造成速度相对误差很大,甚至高达100%,这样的速度效果是造成DTC系统低速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DTC系统中转矩滞环宽度的混合智能调节方法,其步骤为:
1)以 和作为两个输入量,作为输出量,建立二维模糊规则表;其中,为转子速度变化量,为定子电流变化量,为转矩滞环宽度变化量;
2)根据下式确定转矩滞环宽度的基值:
式中,为电机极对数,为定子磁链向量,为定子电压空间向量,为逆变器的最小开关周期,为采样时间,为电机漏电感:,其中,为定子电感,为转子电感,为互感系数;
3)定期对转子速度和定子电流进行采样,计算当前采样周期与前一采样周期的的差值,得到当前周期内的数值,计算当前采样周期与前一采样周期的的差值,得到当前周期内的数值;
4)根据二维模糊规则表,得到当前周期内的和数值条件下对应的;
5)根据下式计算当前和数值条件下的转矩滞环宽度:
根据调整滞环比较器的输出量;
6)重复步骤3)、4)、5),重新计算。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发明人还提出了一种二维模糊规则表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二维模糊规则表如下表:
其中,为对应的模糊量,为对应的模糊量;NB1、NM1、NS1、ZO1、PS1、PM1、PB1为的子集;NB2、NM2、NS2、ZO2、PS2、PM2、PB2为的子集;NB3、NM3、NS3、ZO3、PS3、PM3、PB3为的子集;为对应的模糊量。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化论域选取[-6,6],输入量的隶属度曲线可采用如图15、16所示的高斯曲线来表达,输出量的隶属度曲线采用如图17所示的均匀分布的三角形函数来表达,由此所得到的和的子集取值见下表:
的子集取值见下表:
,,,其中,、为模糊处理中的量化因子,为模糊处理中的比例因子。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本发明还作了如下改进:将二维模糊规则表中的每条模糊规则都转化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样本,再利用输入/输出样本,采用BP学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神经网络训练完成后,将神经网络置于系统中,用于步骤4)中的计算。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DTC系统中采用转矩滞环宽度可变的混合智能调节方法,可以削弱电流谐波,获得电机磁链、转矩脉动的最小值,这样电机可获得低的开关损耗、噪声和振动。同时,减小速度稳态误差和周期性脉动,在低速的运行条件下,使电机获得一个平滑、有效率的驱动性能,是一种高性能的混合智能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一种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二维模糊规则表的原理示意图;
图4、用于实现模糊控制规则部分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5、可实现本发明功能的一种硬件实施例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DSP主程序流程图;
图7、本发明的DSP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工具
- 下一篇:一种加米霉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