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18.5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远;赵屹;李宝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刘博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轨道交通 车辆 空气 弹簧 压力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相邻空气弹簧之间的用于平衡空气弹簧内部压力的差压阀,该差压阀与两个空气弹簧均连通,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分别与空气弹簧连通的用于分别调整对应空气弹簧高度的高度调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整阀包括主阀体,设置在主阀体内部的用于完成空气弹簧供气和排气的气阀组件,用于控制气阀组件开启或关闭的缓冲弹簧框架以及用于控制上述气阀组件延时动作的油压阻尼减震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与总风缸连通的供气阀,以及与空气弹簧连通的排气阀,在所述的供气阀以及排气阀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阀以及排气阀开启或关闭的阀杆,并且所述供气阀的阀腔与所述排气阀的阀腔之间还设置有连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弹簧框架包括顶端与所述阀杆接触并控制阀杆动作的减震阀托,在该减震阀托内设置有弹簧托以及缓冲弹簧,在该缓冲弹簧的内环中固定有主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上旋转设置有用于控制该主轴转动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旋转设置在主轴上的杠杆以及一端与杠杆连接的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转向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阀托的底部与所述的油压阻尼减震阀的勾贝连接,该油压阻尼减震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阀体内部的中央油室、左侧油压室以及右侧油压室,所述的左侧油压室以及右侧油压室均与中央油室通过单向的油孔以及双向的阻尼孔导通,所述勾贝可在左侧油压室以及右侧油压室来回自由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压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置有通过联通通道相互导通的阀腔,在每个阀腔内设置有控制联通通道开闭的差压阀芯,并且该差压阀还包括支撑该差压阀芯的弹簧以及弹簧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压阀具有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的弹簧座与所述的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同时所述弹簧座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活结母以及连接螺母,另外在阀腔的外侧设置有滤尘网。
9.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弹簧压力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的控制装置,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差压阀通过安装在相邻空气弹簧中间位置用于调整与其连接的空气弹簧内的空气压力,保证两个空气弹簧的平衡;高度调整阀分别与空气弹簧连接,自动根据空气弹簧的受力调整空气弹簧的高度,用来保证空气弹簧在受力变化的情况下高度能够保持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整阀的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是由供气阀、排气阀完成空气弹簧的供气和排气,缓冲弹簧框架受杠杆及油压阻尼减振阀的作用,促使供气阀、排气阀延时动作,油压阻尼减振阀吸收车辆振动,实现阻尼减振作用;更进一步地,高度调整阀的杠杆是通过连杆与转向架连接,当空气弹簧载重增加时,空气弹簧被压缩,杠杆就向上倾斜,必要的时间之后油压阻尼减振阀的勾贝开始动作,供气阀被打开,总风缸的空气流入空气弹簧,从而空气弹簧伸长,杠杆恢复到水平位置,供气阀迅速关闭;反之空气弹簧载重减小时,空气弹簧伸长,杠杆向下倾斜,勾贝动作,排气阀被打开,空气弹簧压缩,杠杆恢复到水平位置,排气阀迅速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客车双枪快速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冬夏两用拨段式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