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转式定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458.1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明可达实业有限公司;侯树铭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地址: | 52972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转式 定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内转式定子,包括由硅钢片叠加而成的定子铁芯(1)和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1)上的定子绕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含有分别套装在所述定子铁芯(1)上、下端部的环状定子铁圈(3),所述定子铁芯(1)由多个成环状排布的独立工字形定子齿(11)组成,所述定子齿(11)由内到外包括磁极部(111)、供绕线的齿部(112)以及基部(113),两个相邻的定子齿(11)的基部(113)通过其朝向定子圆心的侧端面(1131)接合,所述定子齿(11)的一个侧端面(1131)上设有定位肋条(1132),相应地相邻的定子齿(11)的对应侧端面(1131)上设有与所述肋条(1132)相匹配的定位凹槽(1133);两个相邻的所述定子齿(11)之间在其磁极部(11)之间设有豁口(114);所述定子铁芯(1)和定子绕组(2)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套(4),所述绝缘套(4)的侧壁连接呈条带状,并弯曲包裹在所述定子齿(11)的齿部(1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式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1)上方设有穿过所述定子铁圈(3)的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通过设在其底部并夹装在所述定子铁圈(3)与定子铁芯(1)之间的折边(51)固定,所述轴承座(5)内固定有轴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转式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内还设有放置控制线路板(6)的空间,并留有控制线路板(6)接线口通过的开口(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式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4)由互相配合并分别覆盖在所有定子齿(11)的齿部(112)的上部和下部的上、下绝缘套(41、42)组成,所述上、下绝缘套(41、42)均为侧壁连接并呈条带状的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式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内、外部通过注塑方式覆盖有塑料绝缘保护层(7),并露出构成定子中心孔的磁极部(111)的内侧端面。
6.一种内转式定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夹持定子的定子齿(11)进行绕线的直列式绕线夹具(8),所述直列式绕线夹具(8)为长条状,其上设有用于竖直固定所述定子齿(11)的基部(113)的多个水平排列的定子齿固定部(81),所述定子齿固定部(81)的数量与所述定子铁芯(1)的定子齿(11)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需生产的内转式定子的尺寸规格,以冲压方式加工出多个由硅钢片堆叠而成的独立的工字形定子齿(11);
根据所需生产的内转式定子的尺寸规格及定子齿间(11)的间距要求,以注塑方式生产出侧壁连接的呈条带状的绝缘套(4);
在加工出的定子齿(11)的齿部(112)上覆盖绝缘套(4),形成带状的定子齿(11)组合;
将覆盖有绝缘套(4)的定子齿(11)组合固定于所述直列式绕线夹具(8)上待绕线;
在固定于所述直列式绕线夹具(8)上的定子齿(11)的齿部(112)上进行绕线形成定子绕组(2),并留出绕组引线备用;
根据所需生产的内转式定子的尺寸规格,生产出定子铁圈(3);
将绕线完成后的定子齿(11)组合取出,弯成圆形使其每一定子齿(11)的定位肋条(1132)卡入相邻的定子齿(11)的定位凹槽(1133)中定位,然后将所述定子铁圈(3)分别嵌套在所述定子齿(11)组合的上、下端部外固定,其中所述定子齿(11)的上方和定子铁圈(3)之间夹装有内置有控制线路板(6)和轴承(9)的轴承座(5);
在将定子齿(11)固定在所述定子铁圈(3)内后,对定子进行塑封处理,形成定子内、外部的塑料绝缘保护层(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转式定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列式绕线夹具(8)由垫块(82)以及分别夹装在所述垫块(82)上、下两端的固定块(83)组成,其中所述垫块(82)上设有多个其端面与所述定子齿(11)基部(113)的外端部(1134)轮廓相匹配的定子齿固定部(81),所述固定块(83)上设有插入所述定子齿(11)基部(113)的定位孔(115)的定位销(8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明可达实业有限公司;侯树铭,未经鹤山市明可达实业有限公司;侯树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4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A焊点表面除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