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短唇单边密封的Y型橡胶动密封圈及其分段硫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1622.7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张经毅;赵正平;翟文恺;钱君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F16J15/32;F16C33/72;B29C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短 单边 密封 橡胶 密封圈 及其 分段 硫化 工艺 | ||
1.一种长短唇单边密封的Y型橡胶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密封圈截面为Y形,内、外两张密封唇之间形成V形凹槽,且内密封唇的长度比外密封唇短,内外密封唇高度差为:1.5mm~3.5mm;在变形压紧力作用下,外密封唇起密封作用,内密封唇则不起密封作用,实现单边密封,同时内密封唇起储藏润滑脂的作用。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短唇单边密封的Y型橡胶密动封圈的分段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是:混炼胶经橡胶挤出机挤出成直条形生胶坯,利用两套模腔Y型截面形状相同、长度不同的硫化模具和配套台面的橡胶平板硫化热压机,在硫化过程中根据硫化模具和热压机台面的宽度,在加工段上设定出硫化的起始点和终点进行分段硫化;硫化过程中的前一次出模、后一次进模和合模均要保证生胶、半硫化和已硫化胶的无缺陷衔接和过渡;端接成圈部位保证生胶入模对接后再进行硫化,保证接口强度、外观与其它部位无差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短唇单边密封的Y型橡胶动密封圈的分段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Y型橡胶动密封圈制备口径为:Φ600mm~10000mm,硫化长模具长度为:1000mm~17000mm,短模具长度为:800mm~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短唇单边密封的Y型橡胶动密封圈的分段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根据要求加工的Y型橡胶动密封圈口径(口径范围为:Φ600mm~10000mm)设计出一条模具,先整体机加工,再截断成长短不一的两套模具,长模具的长度范围为:1000mm~17000mm,短模具的长度范围为:800mm~1500mm;
分段硫化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硫化工艺参数,将挤出机挤出的Y型生胶料坯放于模具中,置于橡胶平板硫化机上,硫化时间为3~60分钟,硫化温度为150~180℃;
初始第一段硫化采用长模具加工,从生胶坯带的一段开始硫化,端口处预留150mm~500mm的生胶坯,长模具位于硫化热压机压板台面外的部分(长度范围为:200mm~600mm)采用水冷装置冷却;
首段硫化完成后,生胶坯带上出现生胶、半硫化过渡区、完全硫化区、半硫化过渡区、生胶这样的连接区域,半硫化过渡区长度范围为:50mm~200mm;
在紧接着的第二段硫化过程,将生胶坯带左端半硫化过渡区位置从右往左移入压机台面500mm~1600mm(移入长度范围依照实际生产中半硫化过渡区的长度确定),使二次硫化的完全硫化区完全覆盖住上次的半硫化过渡区,保证生胶、半硫化和已硫化胶的无缺陷衔接和过渡(具体示意如图2所示),进行第二段硫化;
以此方法,逐步分段操作,直到生胶带剩余150mm~500mm,最后进行端接硫化工艺;
端接硫化采用短模具,保证端接口为生胶对生胶链接,这样才能保证端接口的质量,硫化后与其他部分无差别;
如图2所示,短模具的长度比两端生胶部分和半硫化区域的总和还要长200mm~700mm,再进行硫化,从而保证接口强度、外观与其它部位无差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6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