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后端封装设备的可变数据的输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475.3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卫民;王卫东;韩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林;韩小红 |
主分类号: | G06K15/00 | 分类号: | G06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后端 封装 设备 可变 数据 输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形图像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的支持后端封装设备的页面输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可变数据印刷是指大数据量的可变数据的打印、输出过程,每个印刷面有部分或全部数据(内容)是可变的,其中,数据具体包括文本、数字、图像、条形码等等。该印刷方式对版式设计的复杂程度要求不高,但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整体系统的生产效率有较高要求。可变数据印刷常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行业的账单打印、商业文书制作等领域中。目前可变数据印刷的处理速度超过了每分钟2000页,这就要求可变数据印刷过程有非常高自动化程度,而后端的封装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整个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后端封装设备一般通过识别输出页面上的特定标记来确定页面的封装顺序。目前大多数后端封装设备采用的方式都是识别事先印刷好的标记,这些标记均是固定不变的,灵活性和定制性较差;有些则通过手工在前端制作软件中排入特定的封装设备的封装码,但这样做也无法满足同时支持多个后端封装设备的要求;在某些要求封装码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就更无法实现了。
对可变数据印刷来说,要对后端封装设备实现个性化的灵活支持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1)可变数据印刷过程需要同时支持多种后端封装设备,即所输出的页面能够支持多种设备封装码类型的要求;
(2)页面生成的封装码能够支持动态变化的能力;
(3)具有足够的可扩展能力,以满足对后端封装设备的个性化处理要求的不断提升。
目前的可变数据印刷同后端封装设备的连接过程的灵活性和定制性比较差,导致整体的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的同后端封装设备灵活连接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同后端封装设备连接能力弱、定制性差、执行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的同后端封装设备灵活连接实现方法,包括:
可变数据印刷模块创建作业,在所述作业中动态绑定后端封装设备的封装码生成模块,从封装码生成模块中获取封装码的元数据内容,并指定对封装码生成模块生成的掩码光栅数据的处理规则的描述;
可变数据印刷模块在输出作业时,将动态收集的当前页面的元数据发送给封装码生成模块,封装码生成模块生成对应的掩码格式的封装码光栅数据并返回给可变数据印刷模块;
可变数据印刷模块把封装码掩码光栅数据发送给掩码光栅数据处理模块,掩码光栅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指定的处理规则对掩码光栅数据进行处理并返回给可变数据印刷模块;
可变数据印刷模块根据封装码元数据和当前页面的元数据把最终的封装码光栅数据嵌入到当前页面中。
本发明提供的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的支持后端封装设备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包括可变数据印刷模块、封装码生成模块和封装码掩码光栅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可变数据印刷模块,用于创建作业,在所述作业中绑定对应后端封装设备的封装码生成模块,获取封装码的元数据,加载封装码掩码光栅处理模块并指定封装码掩码光栅数据的处理规则;在输出作业时,将动态收集当前页面的元数据发送给所述封装码生成模块;将生成的封装码掩码光栅数据发送给所述的封装码掩码光栅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封装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页面元数据和封装码元数据生成掩码格式的封装码光栅数据;
所述封装码掩码光栅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掩码格式的封装码光栅数据,并根据指定封装码光栅数据的处理规则对光栅数据进行图形图像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支持后端封装设备的实现方法及装置,能够满足可变数据印刷过程中对不同的后端封装设备进行支持的要求;通过将不同封装设备的封装码的生成能力由不同的封装码生成模块来完成,不同的封装特性通过封装码的元数据来进行描述,保证了可变数据印刷模块可以同时支持多个后端封装设备。通过使封装码模块返回掩码格式的光栅数据,保证了可以对封装码的光栅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图形图像处理,以支持生成的封装码满足对后端封装设备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林;韩小红,未经谢明林;韩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安全评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信息管理功能的分层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