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缬沙坦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716.2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乙巳;章丰丰;徐中秋;耿烨;谢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57/04 | 分类号: | C07D25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缬沙坦 合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高血压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缬沙坦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一旦患病将终身用药,因此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以氯沙坦、缬沙坦和厄贝沙坦为代表的抗高血压药物是AngII受体抑制剂,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抗高血压药物种类之一。缬沙坦是第二个用于临床的沙坦类药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耐受性高。在主要的抗高血压药品中,缬沙坦也是销量增长最快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开发价值。
缬沙坦的化学名称是N-(1-氧戊基)-N-[4-[2-(1H-四氮唑-5-基)苯基]苄基]-L-缬氨酸,CSA号:137862-53-4,其结构式如下:
已报道的合成路线有:
1、早期文献报道以水杨酸为原料,通过形成唑杂环结构,经6步反应合成4′-甲基-2-氰基联苯,溴化得到4′-溴甲基-2-氰基联苯,于冰醋酸作用下将4′-溴甲基水解成羟甲基,-60℃低温下氧化成甲酰基,与L-缬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缩合成亚胺,再经氰基硼氢化钠还原成N-[4-(2-氰基苯基)苄基]-L-缬氨酸苄酯,戊酰化得N-[4-(2-氰基苯基)苄基]-N-戊酰基-L缬氨酸苄酯,进而用三正丁基叠氮化锡与联苯上氰基制成四唑,再由催化氢解得到缬沙坦。
该合成路线共有14步,步骤冗长,操作复杂,而且最后二步收率较低(仅能达到25%左右),污染严重,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2、美国专利US.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No.2006/0281801中报道合成路线是用4-溴甲基-2′-氰基联苯与缬氨酸甲酯的甲苯磺酸盐发生胺化反应,甲苯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在50℃下,反应25h,生成N-(2′-氰基联苯-4-亚甲基)缬氨酸甲酯;对N-(2′-氰基联苯-4-亚甲基)缬氨酸甲酯用盐酸酸化得到其盐酸盐,再加入NaHCO3的甲苯溶液,转化为游离碱形式;将处理后的N-(2′-氰基联苯-4-亚甲基)缬氨酸甲酯与正戊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甲苯作为溶剂,二异丙基乙胺的作用下,在20℃下,反应30min,生成N-(2′-氰基联苯-4-亚甲基)-N-正戊酰基缬氨酸甲酯;再与三丁基叠氮化锡发生四氮唑反应,生成缬沙坦甲酯;最后脱保护基团制得缬沙坦。
该合成路线步骤短,产物收率较高,较适合于工业生产。但在合成N-(2′-氰基联苯-4-亚甲基)-N-正戊酰基缬氨酸甲酯的过程中,使用了高沸点的甲苯作为溶剂,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导致产率降低,提纯过程更加麻烦;在合成缬沙坦甲酯的过程中使用了二异丙基乙胺,会导致副产物的生成;同时采用三丁基叠氮化锡作为叠氮化试剂,产率较低,叠氮化反应产率为70%左右,该方法总收率为47%。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缬沙坦的合成方法,本合成方法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易于产业化,产品收率提高到90%以上,并且大大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污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缬沙坦的合成方法,是首先将4′-溴甲基-2-氰基联苯与L-缬氨酸甲酯或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通过偶联反应生成中间体I N-(2′-氰基联苯-4-亚甲基)-L-缬氨酸甲酯或其盐酸盐,然后将中间体I与正戊酰氯进行酰化反应生成中间体IIN-(2′-氰基联苯-4-亚甲基)-N-正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最后将中间体II置于氯化锌和叠氮化钠的体系中发生叠氮化反应生成中间体III缬沙坦甲酯,将中间体III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即得目标产物。
本发明缬沙坦的合成方法,包括偶联反应、酰化反应、叠氮化反应以及水解反应各单元过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联反应是以二氯乙烷为溶剂,以Cu盐和Fe盐为催化剂,将4′-溴甲基-2-氰基联苯与L-缬氨酸甲酯或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混合,并在碱的作用下于30-35℃搅拌反应20-24小时,分液萃取并干燥后得到中间体I N-(2′-氰基联苯-4-亚甲基)-L-缬氨酸甲酯或其盐酸盐;
其中L-缬氨酸甲酯或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和4′-溴甲基-2-氰基联苯的摩尔比为1∶1-1∶1.5;催化剂的添加量为L-缬氨酸甲酯或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质量的10-40%,催化剂中铜盐为一价铜盐或二价铜盐,铁盐为二价铁盐或三价铁盐;铜盐和铁盐的摩尔比为1.5∶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空调软管的溴化丁基橡胶组合物
- 下一篇:沸石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