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烧结螺母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73063.4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小长谷聪;山田研也;长谷川祯辰;饭田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B33/02 | 分类号: | F16B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丹***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螺栓从倾斜方向拧入也不易产生烧结的防烧结螺母。
背景技术
将螺栓旋合于螺母时,希望使螺栓的轴心与螺母的内螺纹轴心准确一致地将螺栓插入。但是在实际的汽车的组装线等中,有时螺栓在其轴心稍微倾斜的状态下就被动力螺丝刀等工具插入螺母中。在该情况下,螺栓的螺纹牙嵌入螺母的内螺纹的从本该啮合的螺纹根部偏离1个螺距的螺纹根部,就那样勉强地拧入的话会产生烧结,有时导致之后无法容易地分离的重大故障。
因此,以往已提出各种设法在相对于螺母倾斜插入的情况下也不产生烧结的螺栓。其代表方案为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所展示的:在标准螺纹部的顶端形成引导部(也可称作棒端部、导向部),在螺栓沿倾斜方向插入的情况下通过使该引导部的顶端部外周与内螺纹接触,从而矫正螺栓的姿势。另外如专利文献2、3所示,还提出下述防烧结螺栓:在引导部也形成各种螺纹牙,提高姿势矫正效果。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因为引导部当然要比螺栓的标准螺纹部的直径小,所以不可避免在标准螺纹部与引导部的连接部之间形成小径螺纹部,该小径螺纹部有时会产生烧结。另外,即使增长引导部也只是减轻螺栓的倾斜,对防烧结没有特别的效果。进一步,引导部在紧固连结状态下是无助于提高紧固连结力的无用的部分。因此,引导部太长从成本角度和资源角度考虑都不是好办法。
另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下述防烧结的技术:通过对螺栓与螺母的螺纹牙端部进行切割而形成不完全螺纹部。但是该技术将螺栓和螺母双方做成特别的形状,不能单独使用。如此,可以认为涉及即使倾斜插入一般形状的螺栓也不产生烧结的螺母的现有技术几乎不存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41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336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公报WO2006/134626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2742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烧结螺母,能够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在使一般的形状螺栓倾斜进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烧结的产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防烧结螺母与具有外螺纹外径为d、外螺纹内径为d1的外螺纹部的螺栓旋合,在形成于螺母主体的内螺纹部的螺栓插入侧的端部形成有1个螺距以上的不完全内螺纹部,所述不完全内螺纹部的内径尺寸为D,D大于(d+d1)/2,小于d。
另外,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螺母主体上形成有1~4个螺距的不完全内螺纹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螺母在内螺纹部的螺栓插入侧的端部形成有内径尺寸D大于(d+d1)/2,小于d的不完全内螺纹部。因此,本发明的螺母,即使在螺栓沿稍微倾斜方向插入的情况下,螺母的不完全内螺纹部的螺纹牙不会与螺栓的螺纹牙勉强地啮合,从而不会产生烧结。后面会详细地说明这一点。另外,由于形成有1个螺距以上的不完全内螺纹部,所以螺栓从哪个方向倾斜进入都不会烧结。另外,虽然本发明的螺母与一般的螺栓组合使用,但是当然螺栓也可以是顶端具有引导部的螺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关键部分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螺栓正确地插入内螺纹的状态的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螺栓倾斜插入内螺纹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尺寸关系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螺栓
11外螺纹部
20螺母主体
21内螺纹部
22不完全内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关键部分的说明图,10为螺栓,20为形成有与该螺栓10旋合的内螺纹部21的螺母主体。图1中仅图示有螺栓10的外螺纹部11的顶端部分,该螺栓10与常规产品相同地具有头部和轴部。该螺栓10的外螺纹部11具有标准的螺纹牙形状,其外螺纹外径为d,外螺纹内径为d1。
形成于螺母主体20的常规的内螺纹部21的内径为D1。如JIS-B0205所规定的,螺栓10的公称直径与外螺纹外径d相同,另外,内螺纹部21的内径D1与外螺纹内径d1相等。即,螺栓的公称直径=螺母的公称直径=螺栓的外螺纹外径d,内螺纹部21的内径D1=外螺纹内径d1。以上的关系为一般性地成立,不为本发明所特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3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加热夹套的秸秆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