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59863.0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V·拉玛克里山;P·梅蒂;S·奥伯罗伊;S·戈什;T·L·霍克斯;N·郝;H·卢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20 | 分类号: | C08J3/20;C08K3/08;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合物 纳米 复合材料 方法 | ||
1.生产含有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的分散体的方法,包括:
将溶液与聚合物结合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溶液包括金属前体和溶剂,和其中所述金属前体不是纳米粒子的形式;和
将该混合物挤出形成所述分散体;
其中所述挤出步骤在熔融温度进行,所述熔融温度高于所述金属前体的分解温度,和其中所述混合物的停留时间为至少35秒;
其中所述溶液存在的量为约1至约30wt%,基于所述聚合物和溶液的总重量;
其中所述分散体含有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在所述分散体中的粒子间距离为0.1nm至约1500nm;和
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存在的量为约0.125至约5wt%,基于所述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的总重量。
2.生产含有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的分散体的方法,包括:
将溶液与聚合物结合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溶液包括金属前体和溶剂,和其中所述金属前体不是纳米粒子的形式;和
将该混合物在熔融温度挤出,所述熔融温度高于所述金属前体的分解温度,并且其中所述混合物的停留时间足以形成该分散体;
其中所述溶液存在的量为约1至约30wt%,基于所述聚合物和溶液的总重量;
其中所述分散体含有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在分散体中的粒子间距离为0.1nm至约1500nm;和
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存在的量为约0.125至约5wt%,基于所述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的总重量。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体还包括稳定剂。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稳定剂添加到所述混合物。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前体是金属盐。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前体是金属盐,所述金属盐选自金属乙酸盐,金属硝酸盐,羰基金属,和金属乙酰丙酮化物。
7.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MeOH),水,二甲基亚砜(DMSO),和邻二氯苯。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是水。
9.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给该分散体提供添加剂。
10.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在挤出所述分散体之前添加。
11.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在挤出所述分散体过程中添加。
12.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在挤出所述分散体之后添加。
13.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选自以下的物质:云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二氧化硅,和聚醚酰亚胺(PEI)。
14.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体中的所述纳米粒子存在的量为约0.125至约2wt%,基于所述纳米粒子和所述聚合物的总重量。
15.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体中的所述纳米粒子存在的量为约0.25wt%至约2wt%,基于所述纳米粒子和所述聚合物的总重量。
16.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挤出步骤在至少150°C的熔融温度进行。
17.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挤出步骤使用双螺杆挤出机。
18.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前体含有锌或银。
19.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前体含有第11族元素,第12族元素,或过渡金属。
20.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包括选自以下的物质:聚碳酸酯(PC),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聚合物(ASA),聚醚酰亚胺(PEI),与聚醚酰亚胺共混的聚碳酸酯(PC/PEI),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共混的聚碳酸酯(PC/ABS)或与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共混的聚碳酸酯(PC/MBS),和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PC-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9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