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料压实件及其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5131.4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奇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0B9/32 | 分类号: | B30B9/32;B30B9/00;B30B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小文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压实件 及其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压缩废料及其制造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压缩废料及其制造装置,所述压缩废料具有改进的熔融性状并且能够防止压缩废料的重量的窜改。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0年10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0-0105295号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电炉使用废料,即废金属。
电炉装有废料并且借助于由电焊条产生的电弧将废料熔融成钢水。
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各种制造工业的副产物和使用寿命终止的废物收集废料。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压缩废料,所述压缩废料能够在电炉中平稳地熔融并且防止当废料供应商输送压缩废料至电炉车间时压缩废料的重量的窜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压缩废料的制造装置。
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废料,所述压缩废料具有六面压缩体,其中通孔穿过所述六面压缩体的对立面。
所述六面压缩体可以按照长方体或规则六面体的形状形成。
所述通孔可以由多个彼此垂直的通孔构成,其中每个通孔穿过所述压缩废料的中心。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废料的制造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限定用于压缩废料的空间;
支撑门,所述支撑门当压缩废料时能够通过所述外壳的出口插入所述空间,并且当完成所述废料的压缩时能够通过所述出口从所述空间移出,从而打开所述出口;
压缩板,所述压缩板能够通过所述外壳的入口插入所述空间,从而朝向所述支撑门压缩供应至所述空间的所述废料,从而形成所述压缩废料;和
芯部,所述芯部在使用所述压缩板压缩所述废料之前插入所述空间,从而当压缩所述废料时在所述压缩废料中形成通孔。
所述芯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从而所述芯部通过穿过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形成的开口而竖直地往复运动。
所述芯部可以附接至所述支撑门的前表面。
所述芯部可以为圆柱或圆锥形状。
所述芯部可以具有在其远端方向上尺寸减小的截面积。
可以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出口外部设置一对彼此面对的挤压板,从而在其对立侧上挤压并固定从所述外壳排出的所述压缩废料。
可以在对立的外壳壁的外部设置一对交叉芯部,使得所述交叉芯部彼此接近,垂直于已经插入所述空间的所述芯部的圆周的对立表面并且与所述对立表面紧密接触。
所述压缩板可以被构造成朝向所述压缩废料前进,并且将所述压缩废料排出所述外壳。
所述外壳可以被构造成朝向所述外壳的出口倾斜,从而通过所述外壳的出口将所述压缩废料排出所述外壳。
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有助于沿着通孔贯穿压缩废料的平稳的热传递,具有改进压缩废料的熔融性状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有助于通过通孔容易地观察压缩废料的内部,具有防止压缩废料的重量的窜改的效果,所述压缩废料的重量的窜改通过在制造压缩废料时故意在废料中加入除废料之外的单独重量而造成。
此外,本发明可以使用制造装置制造压缩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废料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压缩废料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压缩废料的装置的构造图(前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芯部的修改实施例的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压缩废料的装置的构造图(前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芯部的修改实施例的图。
图7为图5的装置的图(平面图),其中进一步设置用于压缩废料的固定单元。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压缩废料的装置的构造图(平面图)。
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外壳 11、12:入口
20:支撑门 30:压缩板
40:芯部 50:挤压板
51:突出部 60:交叉芯部
25、35、45、55、65:液压缸
S:废料 h、h1、h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废料S包括具有通孔h的长方体(或规则六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制铁株式会社,未经现代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5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室多重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教练车安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