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改性的硅酸盐发光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39682.1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8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贞勋;沃尔特·特沃斯;贡杜拉·罗斯;德特勒夫·斯塔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锂特LP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C09K11/79;C09K11/59;C09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改性 硅酸盐 发光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基于掺杂的碱土金属硅酸盐化合物的无机发光体,所述无机发光体能够将高能一次辐射,即例如,紫外(UV)辐射或蓝光转换成可见光谱区域内的波长较长的二次辐射,所述无机发光体可以用作诸如发射彩色光或白光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装置中的辐射转换体。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涉及可具有增加的工作寿命且对空气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可具有改善的稳定性的硅酸盐无机发光体。
背景技术
包括掺杂铕的碱土金属正硅酸盐、相应的氧正硅酸盐和Ba(Sr)3MgSi2O8:Eu形式的二硅酸盐的碱土金属硅酸盐发光体己经被人们了解多时。Hollemann-Wiberg在“Lehr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无机化学102版(Walter de Gruyter & Co.,柏林,2007)报道了碱土金属硅酸盐化合物的分类的综述。在各种专利和出版物中已经详细描述了它的制备和基本的发光性质,例如:授权给Tews等人的第6,489,716号美国专利;Ouwerkerk等人申请的第0550937号欧洲申请公布;Hase等人申请的第0877070号欧洲申请公布;以及W.M.Yen等人编著的“Phosphor Handbook”,第二版,CRC出版社(2007)。这些出版物指出这样的发光体对于高能辐射到可见光的转换具有高的量子产率和辐射产率,并且由于这些性质,这类发光体的许多代表可以用于照明、发光和显示技术的产品中。
然而,基于碱土金属硅酸盐的发光体还具有各种不利的性质。缺点中的一些包括相对低的辐射稳定性以及发光体对水、空气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高敏感性。所述敏感性取决于发光体的具体组成、结构状况以及发光体的激活剂离子的性质。对于波长转换发光体的一些当前应用,这些性质可能是成问题的。考虑到高寿命的需求,可以将其应用于LED应用。一种已知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合适的技术和材料来产生(在粉状无机发光体的表面上)阻挡层以减少水蒸气的影响。
这些工艺可以包括用有机聚合物包封、用诸如SiO2或Al2O3的纳米级氧化物包覆或者这些氧化物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然而,对于硅酸盐发光体,可实现的保护可能不足以将相应的LED灯的寿命改善到期望的程度。此外,在被包覆的发光体的情况下,可能必须接受亮度损失、颜色位置改变和其他的品质损失。通过气相工艺将发光体颗粒微包封的工艺可能是不方便的并且可能是昂贵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硅酸盐发光体,所述硅酸盐发光体可以提供潮气稳定性、对辐射和其他环境影响的稳定性以及改善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已经用氟化的无机或有机试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发光体。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精细分散的氟化物或氟化合物在发光体表面上的可检测到的固定,或者能够使发光体表面疏水并可以消除表面缺陷的这样的化合物的表面网络的形成。
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将在以下的描述中进行阐述,部分地通过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明了。
技术方案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的硅酸盐发光体,所述表面改性的硅酸盐发光体包括:(a)硅酸盐发光体以及包覆层,包覆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氟化的包覆层,包括氟化的无机试剂、氟化的有机试剂或者氟化的无机试剂和氟化的有机试剂的组合,所述氟化的包覆层产生疏水的表面位点;以及(b)氟化的包覆层和至少一个潮气阻挡层的组合,所述潮气阻挡层包括MgO、Al2O3、Ln2O3、Y2O3、La2O3、Gd2O3、Lu2O3和SiO2或者对应的前驱物。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图对要求保护的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且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锂特L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锂特L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却槽
- 下一篇:制备精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重力沉降高温钻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