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进行抗酸菌的溶菌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30181.7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氏内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Q1/02;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进行 抗酸菌 核酸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简便的操作同时进行以结核杆菌为代表的抗酸菌的溶菌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核是在日本有复燃苗头的细菌性疾病,其诊断方法的改良极其重要。作为结核的诊断方法,近年来,进行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高精度结果的基因检查以替代需要数周时间的培养检查。
结核的基因检查如下进行:通过使用结核杆菌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来鉴定喀痰试样中的结核杆菌的存在。为了进行基因检查,作为前处理,需要将试样中的作为检查对象的菌细胞溶菌(破坏)、接着分离其核酸。
然而,以结核杆菌为代表的抗酸菌由于具有含有霉菌酸的脂质层的坚固的细胞壁,与大肠杆菌等通常的细菌相比难以溶菌。
作为抗酸菌的通常的溶菌方法,可以举出使用超声波物理性地破坏菌细胞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使用苯酚作为溶菌剂破坏菌细胞的方法,加热至60~100℃来将抗酸菌溶菌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
这些以往公知的抗酸菌的溶菌方法,具有费用高、操作烦杂、缺乏安全性或溶菌效率低的问题,均无法令人满意。另外,这些方法需要在抗酸菌的溶菌后另外进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操作,因此存在操作整体烦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7/0945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1952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有效地同时进行抗酸菌的溶菌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首先,使抗酸菌与离液盐接触、使菌的细胞壁变得柔软后,使其反复通过具有特定细孔径的细孔结构连续体内,由此可以有效地破坏细胞壁、同时进行抗酸菌的溶菌和核酸的分离,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1)~(6)的技术方案。
(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含有离液盐和抗酸菌的混合液,接着,使用内部熔接有细孔径10~100μm的细孔结构连续体的吸头(tip)重复进行所述混合液的抽吸及排出,由此同时进行抗酸菌的溶菌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
(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中的离液盐的浓度为2~6M。
(3)根据(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的pH为4.5~6.5。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混合液的温度为35~80℃来重复进行混合液的抽吸及排出。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抽吸及排出的重复次数为3次以上。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还含有0.1~1.0M浓度的乙酸盐。
(7)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还含有0.05~0.5M浓度的Good’s缓冲液,该缓冲液具有pH4.5~6.5的缓冲pH范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由于使细胞壁已经因为离液盐而变得柔软的抗酸菌反复通过内部熔接有具有特定细孔径的细孔结构连续体的吸头内,因此可以简单有效地同时进行抗酸菌的溶菌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吸头的结构的一例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内部熔接有具有特定细孔径的细孔结构连续体的吸头重复进行含有离液盐和抗酸菌的混合液的抽吸及排出,由此同时进行抗酸菌的溶菌和抗酸菌的核酸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0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多个源生成单个检查文件
- 下一篇: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