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阻燃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9915.1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4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岛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阻燃 芳香族 聚碳酸酯 树脂 组合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阻燃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以上述透明阻燃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作为原材料成型得到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为耐热性、机械物性、电特性优异的树脂,例如广泛用于车辆材料、电气电子仪器材料、家庭用各种电气仪器材料、住宅材料、其它的工业领域中的部件制造用材料等中。特别是阻燃化了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适用作电脑、笔记本型电脑、携带电话、印刷机、复印机等OA·信息仪器等的部件。
以往,通过将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配合到聚碳酸酯树脂中,对聚碳酸酯树脂赋予阻燃性。但是,配合了含有氯、溴的卤系阻燃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有可能导致热稳定性的降低、或导致成型加工时的成型机的螺杆或成型模具的腐蚀。此外,配合有磷系阻燃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由于阻碍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特征的高的透明性,或导致耐冲击性、耐热性的降低,因而其用途有时受限。而且,这些卤系阻燃剂及磷系阻燃剂,由于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的成型品的废弃、回收时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因而近年来期待不使用这些阻燃剂而实现阻燃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515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59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231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两种聚碳酸酯树脂和阻燃剂构成的阻燃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例如由日本特开平2-25156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5950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323118号公报等周知。但是,这些专利公开公报中公开的阻燃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或阻燃剂的添加比率为0.1重量份以上,所得到的成型品的阻燃性、透明性方面残留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明性的阻燃性高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以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作为原材料成型得到的成型品。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透明阻燃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为由
(A) 由99质量%~50质量%的粘均分子量(Mv)为3×103~2.5×104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和1质量%~50质量%的粘均分子量(Mv)为5×104~9×104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构成的透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和
(B) 由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构成的阻燃剂5×10-3质量份~9×10-2质量份
构成的透明阻燃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使用高化式流动试验仪,280℃、负荷1.57×107Pa下由直径1mm×长度10mm的孔流出的熔融树脂量即Q值为0.1cm3/秒以下,
由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厚度2.0mm的UL试验用试验片满足UL-94 V-0标准,
由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厚度3.0mm的平板状成型品的雾度值为2%以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的质量百分率为α时,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的质量百分率β为(100-α),α的值如上所述,为50≤α≤99,优选为55≤α≤95,更优选为60≤α≤90。此外,阻燃剂的添加质量份数如上所述,为5×10-3质量份~9×10-2质量份,优选为1×10-2质量份~9×10-2质量份,更优选为3×10-2质量份~8.5×10-2质量份。进一步地,Q值如上所述,为0.1cm3/秒以下,优选满足0.001m3/秒~0.1cm3/秒,更优选满足0.01cm3/秒~0.09cm3/秒。此外,如上所述,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厚度为3.0mm的平板状成型品的雾度值为2%以下,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化羟烷基聚氧化烯乙二醇醚及其用途
- 下一篇:镀银半圆型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