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8809.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阮方;李俊毅;任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1 | 分类号: | H02K3/51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车宁华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机制造中,转子引线的固定和走线方式,十分重要,既要保证电机的性能可靠,又要满足工艺安装方便。传统的引线安装方式是将转子引线引出轴伸端面,然后与滑环相连。但是,当电机为双轴伸结构时,传统的方法就不能满足要求,需将滑环的引线端放置在非轴伸端面,这就要求一种新的电机转子引线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既能保证电机的性能可靠,又能满足工艺安装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包括电机的转子相引线电缆和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滑环,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转轴靠近滑环的一端开设有中心孔,在电机转轴上靠近转子端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的电缆进孔,在电机转轴上靠近滑环端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的电缆出孔,转子相引线电缆通过电缆进孔、中心孔、电缆出孔连接滑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电缆进孔为斜孔。
所述电缆出孔为斜孔。
所述电缆进孔为多个,并均布在电机转轴的圆周上。
所述电缆出孔为多个,并均布在电机转轴的圆周上。
所述电缆进孔设置有电缆护套。
所述电缆出孔设置有电缆护套。
所述中心孔为盲孔。
所述电机的转子端部设置有压圈,转子相引线电缆的根部固定在压圈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引线结构,适用于双轴伸结构的电机,滑环设置在电机转轴上,在电机转轴靠近滑环的一端开设有中心孔,在电机转轴上靠近转子端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的电缆进孔,在电机转轴上靠近滑环端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的电缆出孔,转子相引线电缆通过电缆进孔、中心孔、电缆出孔连接滑环。上述结构加工方便,既能保证电机的性能可靠,又能满足安装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转子;2、电缆夹;3、转子相引线电缆;4、电缆护套;5、电缆进孔;6、电缆出孔;7、滑环;8、中心孔;9、电机转轴;10、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其中,滑环7设置在电机转轴9上,在电机转轴9靠近滑环7的一端开设有中心孔8,该中心孔8为盲孔。在电机转轴9上靠近转子1端部开设有连通中心孔8的电缆进孔5,该电缆进孔5为斜孔;在电机转轴9上靠近滑环7端部开设有连通中心孔8的电缆出孔6,该电缆出孔6为斜孔。
电机的转子1端部设置有压圈10,转子相引线电缆3的根部通过电缆夹2固定在压圈10上。而后,转子相引线电缆3通过电缆进孔5、中心孔8、电缆出孔6连接滑环7。电缆进孔5和电缆出孔6均为斜孔,方便转子相引线电 缆3穿过。
电缆进孔5为3个,并均布在电机转轴9的圆周上。电缆出孔6也为3个,也均布在电机转轴9的圆周上。每个电缆进孔5或电缆出孔6均设置有电缆护套4,以保证电缆的绝缘良好。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8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滑加固轮胎
- 下一篇:智能自动电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