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顶管刚性桩复合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4271.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勤;朱晓文;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刚性 复合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顶管刚性桩复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用支护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分析如下:
1、深层搅拌桩支护: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水泥土搅拌桩),利用搅拌桩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水泥搅拌桩适宜于各种成因的饱和粘性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加固深度可从数米至50~60米。由于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故常适用于基坑深度不大(5~7米)、可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形式的基坑。这种支护结构防水性能好,可不设支撑,基坑能在开敞的条件下开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缺点:①厚度较大,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在建筑场地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使用;②顶点位移较大,当基坑长度较大时,需采取一些措施限制过大的位移。
2、排桩支护
排桩包括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及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其支护形式包括:
①柱列式排桩支护:当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时,可利用土拱作用,以稀疏的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作为支护结构;
②连续排桩支护:在软土中常不能形成土拱,支护桩应连续密排,并在桩间做树根桩或注浆防水;也可以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密排。
③组合式排桩支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与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组合的形式。对于开挖深度小于6米的基坑,在无法采用重力式深层搅拌桩的情况下,可采用600mm密排钻孔桩,桩后用树根桩防护,也可采用打入预制混凝土板桩或钢板桩,板桩后注浆或加搅拌桩防渗,顶部设圈梁和支撑;对于开挖深度为6~10米的基坑,常采用800~1000mm的钻孔桩,后面加深层搅拌桩或注浆防水,并设置2~3道支撑;对于开挖深度大于10米的基坑,可采用地下连续墙加支撑的方法,也可采用800~1000mm大直径钻孔桩加深层搅拌桩防水,设置多道支撑。
缺点:①悬臂式排桩支护深度有限;②当基坑较深时,往往要设置多道水平支撑,对基坑内土方的开挖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地下室施工时要进行支撑破除,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③经济性较差;④当项目较大,分期分块施工时,很难一次完成水平支撑的施工。
3、地下连续墙支护
当在软土层中基坑开挖深度大于10米、周围相邻建筑或地下管线对沉降与位移要求较高时常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基坑的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具有如下优点:
①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较小,可用于超深的支护结构;
②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特别是遇到砂卵石地层或要求进入风化岩层时,钢板桩难于施工,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
③可减少工程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
缺点:①施工造价高;②对废浆液难于处理;③施工要求专业设备,主要的机械设备大多为进口,且配套设备多为大型设备。
4、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较密的细长杆件钉置于原位土体中,并在坡面上喷射钢筋网混凝土面层。通过土钉、土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共同工作,形成复合土体。利用复合土体的自稳达到支护目的。土钉墙支护必须自始至终做到施工及现场监测相结合,根据施工中出现的情况和监测数据,及时反馈修改设计,并指导下一步施工。常用于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相邻建筑或地下管线对沉降与位移要求不高的基坑支护,具有施工快捷简便、经济可靠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缺点:①墙面需要一定的坡度,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②主要用于土质较好的地区;③土钉墙止水性较差,需降水和排水;④土钉的长度约为基坑深度的0.5~2倍,需避开城市地下管网。
5、放坡:放坡是最简单、最经济的基坑处理方法。
缺点:必须有场地可供放坡,周围无邻近建筑设施,所以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往往很难实现。
上述内容列出了常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对5~15m深覆盖了国内大部分的基坑深度,对于此深度范围的基坑,目前常用的支护结构为排桩结合水平支撑的方式,此种支护方式的缺点已在前面叙述了。同等条件的基坑支护,若采用水平顶管刚性桩复合支护结构,利用主动结合被动的方式维护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可有效地避免排桩+水平支撑支护结构的缺点,并且经济性也较好,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