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941.8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喻申华;张江;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J15/00;B62J7/04;B62J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架 尾部 支撑 结构 总成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及其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总成、座垫、货架总成及其摩托车。
背景技术
车架尾部结构属于摩托车重要构件组合,用于对驾乘者以及乘坐者进行承载,并安装扶手等部件。
现有技术中,主要的承载工作由车尾部支撑实现,尾部支撑横向两端固定焊接于两个车架尾管,并且现有的结构均为单边焊接,使得尾部支撑呈承重梁结构,负载后易发生变形。并且由于强度原因,尾部支撑通常只能安装较少的其它部件,比如座垫和扶手,因而集成的功能较少,导致车尾部部件安装较为混乱;而为增大其承载能力,一般采用冲压件,增大尾部支撑的尺寸并对边缘进行翻边处理,增加重量的同时并浪费成本。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摩托车尾部支撑结构总成进行改进,增加尾部支撑的承载能力,减小构件的尺寸及重量参数,节约成本,并使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外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支撑结构总成增加尾部支撑的承载能力,减小构件的尺寸及重量参数,节约成本,并使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外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至少包括横向两端与横向并列的两个车架尾管对应固定连接的尾部支撑,所述尾部支撑的横向两端位于两个车架尾管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两个对应位于两个车架尾管外侧的支撑件,所述两个支撑件对两个车架尾管外侧对应形成局部包容,所述尾部支撑横向两端对应支撑于两个支撑件上部;本结构利于扩展尾部支撑的功能,可用于安装所需的部件,集成性较高,并增加尾部支撑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所述尾部支撑分别向后延伸出支撑件且横向两端位于两个车架尾管外侧形成用于与两个车架尾管固定连接的外翼;与支撑件共同形成与车架尾管牢固地结合结构,利于受力并将该承载力转给车架,保证尾部支撑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所述尾部支撑位于两个车架尾管之间的部位下沉形成下沉部,所述下沉部两侧壁对应与两个车架尾管内侧形成贴合后固定连接;利用简单的下沉结构即实现尾部支撑与车架尾管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下沉部还具有辅助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所述下沉部靠近两个车架尾管内侧分别形成向内的三面切口,该三面切口的余料向下折弯切口形成与车架尾管内侧贴合并固定连接的内翼;该结构中,内翼承受压力而支撑尾部支撑,因而利于较大的承受负载,进一步提高尾部支撑的承载能力,由此,可进一步减小尾部支撑的尺寸,以符合摩托车轻便的特点,并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及外侧面为平面,所述尾部支撑横向两端对应通过焊接支撑于两个支撑件上表面;利于形成支撑,同时,利于其他部件的安装连接。
进一步,所述尾部支撑上形成的外翼、内翼以及下沉部侧壁与车架尾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连接牢固。
进一步,所述尾部支撑和支撑件上分布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分布位置与需安装部件对应;该连接孔可包括用于连接货架、座垫、后挡泥板和尾罩等等的连接孔,集成性高,装配好的摩托车尾部紧凑,承载能力强。
进一步,所述尾部支撑的下沉部为边缘向下翻边或/和设置加强筋的平板结构,进一步增加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安装于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支撑结构总成采用与两个车架尾管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的尾部支撑,承载时,直接将负载传递给车架尾管,大大提高承载能力,因而可减小构件的尺寸及重量参数,节约成本;同时,由于承载能力提高,可位于该尾部支撑上设置多个连接孔,与之相关的部件均可连接其上,使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车架尾部支撑结构总成,至少包括横向两端与横向并列的两个车架尾管1对应固定连接的尾部支撑3,所述尾部支撑3的横向两端位于两个车架尾管1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左右对称结构,因而附图标记仅标注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道,与其对称的另一侧也是同样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容电桥全自动平衡装置
- 下一篇:单相电子式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