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臂架及具有该臂架的登高消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4218.5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靳翠军;徐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具有 登高 消防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臂架及具有该臂架的登高消防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高米级发展,登高消防车以其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得以广泛应用。现有登高消防车的专用底盘上安装有举升臂架及输送消防液的管道,实际作业过程中,展开举升臂架将消防液输送至一定的高度进行高空灭火作业。
目前,举升臂架主要由伸缩臂和曲臂两部分折叠构成,两者通过铰点连接,折叠收放于车体上;其中,伸缩臂的一端铰接在转台上,另一端与曲臂铰接;作业平台安装在曲臂前端,用于高空救援或消防喷射。变幅举升作业时,变幅机构的液压油缸驱动曲臂相对于伸缩臂转动,两臂形成夹角,从而通过曲臂带动作业平台跨越障碍物,并保障作业平台的工作稳定性。
请参见图1,该图是现有折叠臂架的变幅机构局部示意图。
该变幅机构由液压油缸1、伸缩臂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曲臂5组成。其中,曲臂5、液压油缸1和第一连杆3分别与伸缩臂1相铰接,第二连杆4与曲臂5相铰接,液压油缸2、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铰接于一点。工作过程为:初始状态下伸缩臂2与曲臂5折叠收放,登高作业时,液压油缸1驱动第一连杆3,连杆3运动轨迹为以伸缩臂2的臂头为圆心的圆,再通过铰接连杆4,使曲臂5动作。
然而,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该折叠臂架的变幅机构使得折叠状态伸缩油缸位于在曲臂和伸缩臂之间,将会增大折叠臂架的总高度,影响整机性能的可能会超出限定范围。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折叠臂架的变幅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有效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折叠臂架,以有效避免影响折叠臂架总高度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折叠臂架的登高消防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臂架,包括主臂、与所述主臂的前端铰接于第一铰点的折叠臂,及驱动所述折叠臂相对于主臂展开或者回收的变幅机构;所述变幅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伸缩油缸和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臂的前部铰接于第二铰点,且所述第二铰点位于所述第一铰点的后侧;所述伸缩油缸的与所述主臂的铰接端置于所述主臂的前部本体内,且两者铰接于第三铰点,其外伸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于第四铰点,所述伸缩油缸配置成:伸出状态下驱动所述折叠臂回收、收回状态下驱动所述折叠臂展开;且,所述第三铰点和第四铰点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折叠臂铰接于第五铰点和第六铰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整体呈折弯状。
优选地,所述折叠臂处于收回状态时,其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臂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折叠臂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第五铰点位于第一铰点的前侧,所述第六铰点位于第一铰点的下侧,所述第五铰点位于第四铰点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具体为箱形结构,且所述伸缩油缸的外伸端和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接的铰接端均内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中。
优选地,所述主臂上的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形成于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臂上的两块第一铰接耳板上,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折叠臂的与所述主臂的铰接端均内置于两块所述第一铰接耳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折叠臂上的第一铰点和第六铰点形成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折叠臂上的两块第二铰接耳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与所述折叠臂的铰接端内置于两块所述第二铰接耳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臂具体为由多节箱形臂套叠的伸缩臂,且其内层臂节的前部与所述连接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臂具体为单节臂节或者由多节箱形臂套叠的伸缩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高消防车,包括底盘和举升臂架,所述举升臂架采用如前所述的折叠臂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4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