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机械及其支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8127.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坚;程婷;沈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2 | 分类号: | B60S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机械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设备上的支腿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大型工程不断增多,市场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登高平台消防车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支腿装置是登高平台消防车的重要部件,通常包括固定支腿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支腿内的活动支腿。目前,市场上登高平台消防车支腿布置形式多采用“H”和“X”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支腿装置都设计成活动支腿可伸缩的结构。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H”布置形式的支腿装置在非作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非作业状态下,活动支腿为回缩状态。
请参考图2,图2为一种“H”布置形式的支腿装置在作业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作业过程中,活动支腿301和活动支腿302相对固定支腿101为伸出状态,并且安装于活动支腿302上的垂直支腿401伸出,使轮胎离地。此时,活动支腿301和活动支腿302支撑整个上车进行作业。
请参考图3,图3为图2中活动支腿301的受力示意图。其中力F3为固定支腿101施加给活动支腿301的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固定支腿101在此处受到力F3的反作用力,为了承受力F3的反作用力,在该处安装有门板。
请参考图4,图4为一种典型支腿装置的门板与支腿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整板或两块板焊接在固定支腿101上作为门板201,门板201和固定支腿101焊接为整体。在作业状态下,活动支腿301的上表面和门板201的下底面接触,活动支腿301通过支撑门板201进而支撑固定支腿101。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图4所示的支腿装置在作业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因为装配间隙和承受地面的支反力,活动支腿301会发生一定的上翘和受力变形,如图5所示。由于门板201固定,活动支腿301在受力变形上翘后,其上表面和门板201的下底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如图6所示,并不是完全贴合。此时活动支腿301和门板201之间的接触区域可近似简化为线,即两者为线接触,如此会造成局部压强很大,从而使局部挤压应力很大,容易发生局部变形。根据计算分析和市场反馈,上述接触方式导致应力集中现象明显,严重时甚至会超出板材屈服极限,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不仅缩短了支腿装置的使用寿命,也影响整车工作时的安全性。
此外,起重机等车辆或其它设备中所使用的类似支腿装置,也存在上述问题。
所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如何使活动支腿的上表面与门板的下底面始终保持完全贴合,保证两者之间的面接触,减小局部压强,降低局部变形的可能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腿装置。该支腿装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活动支腿的上表面与门板的下底面能够始终保持完全贴合,保证两者之间的面接触,减小局部压强,降低局部变形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腿装置,用于工程机械,包括固定支腿、门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支腿内的活动支腿,所述门板包括固定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转动中心线水平且垂直于所述活动支腿的延伸方向,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支腿固定连接;在作业状态下,所述活动支腿支撑所述活动件的接触面进而通过所述固定件支撑所述固定支腿。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具有内圆弧面,所述活动件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内圆弧面相配合的外圆弧面;所述支腿装置进一步包括限位装置,以便限定所述活动件在其转动中心线方向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块挡板,所述两块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外侧和内侧。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圆弧长度大于所述固定件的圆弧长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支腿焊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车架和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的支腿装置,所述支腿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腿装置。
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具体为登高平台消防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8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